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目前飞行器航迹规划中弹道计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结合GPU大规模并行计算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PU的弹道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以4阶Runge-Kutta (R-K)法为基础求解弹道微分方程组,通过计算资源的分配、数据流分段将弹道计算任务映射到GPU线程模型,利用CPU加GPU异构模型的数据流控制能力,实现上千条弹道的并行计算;实验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满足要求,并获得几十倍理想加速效果;也为航迹规划系统其他大规模并行计算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服务组合中控制流和数据流的不同协调机制,可将组合模型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控制流集中式且数据流集中式、控制流集中式且数据流分布式、控制流分布式且数据流集中式、控制流分布式且数据流分布式.空间服务组合流程需处理较大规模的数据流,采用控制流分布式和数据流分布式的协调机制能有效降低组合过程中系统整体通信规模并减少空间服务组合响应时间.通过对各种不同组合类型建模的定量分析对上述观点进行了正确性论证.模拟实验证明,定量分析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3.
对流应用系统进行吞吐量分析需要将周期静态顺序调度建模到数据流图中,吞吐量分析效率依赖于数据流图的规模及建模时间。为了提高吞吐量分析效率,提出基于同构同步数据流图的调度感知同步数据流模型及相应建模方法。通过利用应用模型结构特征及周期静态顺序调度,可减少模型中的任务、边和初始符号数目;可以使用已有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吞吐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建模方法优于已有方法,可有效提高吞吐量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4.
由于不确定数据流应用的出现,给传统的精确、静态数据环境下的多维建模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不确定数据流动态、无限和不确定等特征,提出了一种不确定数据流多维模型。该模型中引入了不确定对象来描述不确定事实元组,并且通过定义时间维度的层次时间窗口,很好地反映了数据流的动态性和无限性,最后还对此多维不确定数据流模型的基本代数操作和分析代数操作进行了形式化定义,为不确定数据流多维查询与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SOA服务集成架构应用于军用指控系统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流的服务集成方法。其设计思想不同于现在常用的服务集成方法中采取的集中式数据流,该方法支持指控服务构件之间数据的直接通信,可避免集中式处理带来的通信瓶颈问题,提高了服务集成的性能,较好地适应了军用异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6.
数据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数据流测试的几个相关概念,分析了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C中哪些定值-引用关系可以静态确定,哪些必须动态确定,并提出了实现数据流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查询谓词的相似性来实现计算共享是数据流查询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主要针对时空数据流中基于滑动窗口的范围聚集问题进行查询优化,采用时间片段和空间片段分别描述滑动窗口之间和空间范围谓词之间的重叠。提出基于时空分片技术将时空数据流元组分成互不重叠的时空片段。范围聚集查询首先基于时空片段生成中间结果,然后根据查询条件与时空片段的映射关系生成查询结果。实验表明,提出的时空分片策略能大大提高时空数据流中范围聚集查询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核DSP的应用特点,介绍了一种面向异构多核DSP的数据流传输控制引擎(DSTCE)的结构与设计,并实现了基于DSTCE的数据流前瞻传输技术.该技术以可编程的DSTCE模块为核心,实现了超节点内各个端口之间以及超节点之间的高效数据流传输,而且将传输过程与多核间的数据前瞻和编程模型有机结合起来.该技术避免了复杂的Cache一致性问题,显著提高了大规模多核DSP计算与访存的并行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STCE的多核DSP单个超节点的性能平均提高了22%,两个超节点情况下基于DSTCE结构的系统比基于CC-NUMA结构的系统性能平均提高了14%.  相似文献   
9.
可执行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系结构是系统设计与实施的蓝图,它能否正确、合理地指导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体系结构的验证与评估.可执行体系结构研究为体系结构验证与评估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了使各体系结构产品在整体上形成一个执行体,提出了可执行体系结构执行规则描述这一个概念.执行规则描述体系结构产品的执行、调用与数据流关系,为体系结构的执行提供了特定的背景信息.它通过标准的动态可执行模型接口分别调用该模型的执行引擎,从而达到体系结构在整体上执行的目的.体系结构的正确执行为体系结构验证提供依据,同时其运行结果为体系结构的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基于数据挖掘入侵检测技术往往是基于静态数据的检测,随着网络速度的提高和网络流量的剧增,网络数据通常以数据流的形式出现.提出了一种作用于数据流的模糊聚类挖掘算法(SFCM),并且针对该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流模糊聚类的入侵检测系统,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漏报率和误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