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实现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现已加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数字化刊群""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终身教育学术研究数据库"和"超星数字期刊"等数据库。凡本刊刊用的文章,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这五个数据库,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不同意者,请预先声明。  相似文献   
2.
3.
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要把国防建设的立足点放在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这不仅是对常备军建设的要求,也是对后备力量建设的要求。国防后备力量战线要高标准、高质量地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首先必须加强武装干部队伍质量建设。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武装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的一线指挥员,是开展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组织者和骨干力量。保证军令畅通,把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后备力量建设的大政方针落实到基层,促使后备力量建设上新台阶,关键在于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武装干部队伍。只有把这支队伍建设成政治稳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为政清廉,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才有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他从战士到班长、排长,再到广东省军区政治部干事,继而任电白县人武部副政委、政委。迈着军人的步伐,他在绿色方队里坚定地行走了23年。 1986年转业后,他依然奋战在国防战线上。8年过去了,一连串的荣誉伴随着他:全国先进人武干部;广州军区“人武之星”;湛江军分区优秀共产党员;受茂名市政府、茂名军分区记大功一次……  相似文献   
5.
薛峰是安徽省人武战线上屈指可数的女武装部长之一。自她16岁走进这片绿色天地,30多个春秋一直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在她的人生旅途上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却有着将对武装事业的挚爱升腾为光荣与梦想的人生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收归军队建制后的人武部,干部队伍在选用训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缺员较多,交流不畅,素质偏低.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仍困扰着人武部全面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走好人武干部选用训这步棋。 一、全方位解决人武干部的来源问题。对人武部领导的选配,应本着专业对口、个人自愿与组织调整相结合的原则,从省军区、军分区产生一部分,野战部队选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将是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谁在这方面落后了,谁就要挨打。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首先要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军事人才。因此,认识和遵循军事人才成长的规律,努力培养大批跨世纪军队建设人才,是完成从“九五”计划到2010年军队现代化建设各项任务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所谓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问题。这条道路既不同于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道路,又不同于现在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实行私有化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伟大创造。  相似文献   
9.
提出利用当前国际先进专用开关稳压电源集成芯片,设计高效、低纹波的新型新波器的原理及电路实现,并在实验条件下证明了本设计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也进一步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面对亟待解决的经济发展的诸多困难,就需要在思想上,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方面出发,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