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7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热漏对热机最优性能的影响,导出存在热阻和热漏损失的定常态流不可逆热机的功率、效率关系。所得结果不同于仅存在热阻损失时的内可逆热机的功率效率特性,且与实际热机特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一种确定检测时间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许多作为侦察用的无源传感器只报出其检测结果时,利用此传感器一系列检测报告确定被检测目标何时进入及何时离开此传感器检测区域,成为解决决策级信尽融合问题的关键。本文讨论了一种利用序贯分析方法计算检测时间的近似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非定常的基本方程出发,采用时间相关法,利用带有平滑项的MacCormack格式对以氮气为实验气体的一维振动非平衡喷管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振动非平衡对流场的影响,确定了支配振动非平衡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一些实际应用的喷管条件,振动非平衡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研究了在目标识别领域中信息融合技术的神经网络模型,针对特征层融合的高维数、量纲不统一、信息表达方式差异等特点,利用模糊自映射神经网络来实现特征间的有效融合。经实验仿真证实,这一融合方法较单源识别正确识别率提高7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5.
双基地系统中基于信息融合的关联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双基地雷达系统中几种基于信息融合的关联技术,提出在干扰条件下应用多卜勒频率和雷达反射面积等目标属性参数,来提高系统对多目标的关联能力。并以仿真手段证明了该关联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防仓库配用的不同类型的冷冻式降湿机的使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确定开机时间的计算公式,为正确使用降湿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工质与热源间热阻损失的内可逆卡诺制冷机模型基础上,用一常数项表示热源间的热漏,用一常系数项表示循环中除热阻和热漏外的其余所有不可逆性(如摩擦、涡流、惯性效应等),提出了一类较为完善的不可逆卡诺制冷机模型,并对此不可逆制冷机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导出了其最佳制冷率与制冷系数间的优化关系和最大制冷系数及其相应的制冷率。由定义的一常数项和一常系数项可定性、定量地分析不可逆性对循环性能的影响,所得结果包含了有关文献的一些特例。最后,给出了详细的数值算例,说明本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装备建设的需要,对物价指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依据原始数据利用灰色理论建立预测模型,在分析模型精度基础上,提出了灰色时间序列模型,使模型精度得到提高。并根据我国物价指数变化的特点,进一步建立了上包络线模型.使本文更具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减速伞拉出时间是描述低空低阻伞弹弹道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在研究某低空低阻伞弹投弹表编拟方法时发现,拉出时间的测试数据有较大误差,制约着其它弹道参数的正确确定和投弹表的编制精度。笔者利用实测坐标数的差分特性对实测拉出时间进行了修正,该方法有利于提高投弹表编制精度和改进拉出时间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综述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数据融合就是利用多传感器的协合效应来提高系统效率,它是现代C3I作战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阐述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特点、分布检测、空间、属性融合、态势评估和威胁估计算法,并同时介绍一些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