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五、同举平满纳会战,史迪威与杜聿明两人重归于好 史迪威对于我想给他讲述《将相和》故事的用心,虽然已表示理解,并嘱我放心他同杜聿明的关系,但在3月31日他到重庆向蒋介石汇报时,仍然告了杜聿明的"状",指责杜聿明和廖耀湘蔑视他的权威,不听他的命令,遂使同古攻势夭折,缅甸战局逆转,请求处分杜、廖二人.同时他还向蒋介石说他要辞职回国,不回缅甸了.  相似文献   
2.
淮海战役中被俘的杜聿明将军,曾固执地怀疑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是共产党员,除却两人在战略战术上经常产生分歧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郭“对个人要求过于严格,不像我辈中人”。比如说郭汝瑰的客厅沙发十分破旧,内衣袖口居然打着补丁,十足的“共产党”形象,于是多次向蒋委员长举报揭发。杜将军观察得很细致,郭汝瑰确实是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3.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我被史迪威调去担任他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西部,东北与我国接壤,西北同印度、孟加拉国相临,东南和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临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控制着由马六甲进入印度洋的水上通道,在抗日战争时是中国唯一的国际交通线,也是中国西南的陆地屏障,有着唇齿相依的紧密关联,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