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军校学员的价值取向、价值观类型、价值主体等呈现出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状况。这种价值观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变革。加强对军校学员奉献精神的培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强化军人意识,充分认识军事职业的特殊性;强化奉献意识,充分认识军人价值的整体性;承认物质利益原则,积极倡导奉献与补偿相统一的奉献观。  相似文献   
4.
十八九岁,正是纯真少女们带着金色梦想奔向太阳岛的季节,而这群绚丽的女孩,却将自己融入军校这块绿色的沃土,勇敢地迎接从军路上风雨的洗礼。 她们有着疲惫和困惑,但更多的则是军校女学员特有的骄傲和自豪。 每一位军校女学员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幅如画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射击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射击训练是武警院校军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提高学员组织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偏重于学员基本技能的掌握,只求“打得准”,忽视或轻视理论和应用上的研究与探讨,目前,教学内容和手段仍在低层次上运作.学员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员教学缺乏创新性,同射击教学应有的地位和预期的目标很不一致.因此,进行射击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教学中的紧迫问题.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刘广东 《中国军转民》2023,(17):141-143
新时代,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职业素养教育显得愈发重要。高职院校要在“大思政”理念指导下,深化就业创业课程改革,改变以往“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利用思政课、专业课等课堂教学优势,将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课程教学当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主动融入工匠精神,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职业素养培养形式,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实效。  相似文献   
7.
徐刚  高磊 《军事史林》2008,(8):39-41
杨至成上将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创办了我军第一所后勤院校——红军供给学校,为红军反“围剿”培养了大批后勤干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火中,杨至成将军仍然坚持边保障部队作战、边办学,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我军后勤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杨至成将军创办后勤院校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趣闻”、“趣事”。  相似文献   
8.
狙击战是步兵分队实施城市、山地、丛林等常规作战中常用的战术手段之一,也是武警、特警及其它特种部队在执行维稳、处突、反恐、防暴等持种行动中不可或缺的作战方式。狙击打手作为构成狙击战最基本的单元,其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狙击任务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一、新中国军事技术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兴起 新中国军事技术院校研究生教育与建国初期国际政治、军事格局和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原计划1951年前后解决台湾问题,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美国借机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一计划被迫推延.毛泽东强烈地意识到,解放台湾,最根本的问题是国防实力."我们是弱国,不是强国.美国怕苏联,但是不怕我们",收复台湾,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建设强大"(<毛泽东外交文选>,263~27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为此,人民解放军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陆军继续复员,加强海、空军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杨至成,1903年出生,贵州三穗人,侗族,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4军副官长、红军总兵站主任、中革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红军供给学校校长、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黄河两延卫戍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委、第四野战军军需部部长兼中南军区军需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