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诗的前途和繁荣基础在民主政治的巩固上,民主政治的溃败是诗的无望与衰退”(艾青《诗论》。纵观中国新诗近80年的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变更,在经历了二、三十年代的辉煌之后,新诗的脚步尚未在疾奔中协调节奏,中国现代社会政治的“左”倾风暴不期而至,持久且无法扼制,新诗的高贵品质和绚烂的美丽转瞬消失在“大一统”的政体中。  相似文献   
2.
最近对机关党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发现有些党支部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比较好,效果也比较明显。但由于机关工作性质和环境不同,党员独立性和流动性比较大,少数机关党支部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不理想,出现“两少一多”现象。(一)机关党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较少。《党章》规定党支部每年至少要召开一至二次民主生活会,但由于机关党支部编在各部、科(室),分工相对独立,抓具体业务比较多,抓党务工作的精力投入不够,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次数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3.
当前,由于民主渠道的不断畅通,基层官兵在选人用人、重大决策、大项开支等敏感问题上的知情权得到了充分尊重和行使,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官兵“不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苗晓平 《政工学刊》2008,(10):15-16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实施党内监督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级党委坚持每年“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一个重点”,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促进了班子团结和谐,强化了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了党的先进性建设。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个别单位仍存在着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的问题。因此,必须把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相似文献   
6.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最先揭开战略反攻序幕,民主联军从吉林以东、长春以西、郑家屯以北、梅河口以南及辽南、热西、冀东等七个重点方向上同时发动进攻,其势如潮涌,纵横关内外。大战结果,民主联军于战略上贯通南北满,一举扭转东北战局,开始掌握战场主动权,迫使东北国民党军转入战略防御,有力地支援了关内战场作战。  相似文献   
7.
发展基层民主是部队民主建设的基础,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发展基层民主,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提高官兵的民主素质,充分尊重官兵的民主权利,自觉接受官兵的民主监督,依法对官兵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8.
加大部队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傅渤海 @郑阳 @周德华 @潘永明 @李全占 @赵闽阳 @陈凤翔 @孙连昌~~  相似文献   
9.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的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三个代表”的基本途径。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就是要按照“十六字方针”的要求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 ,建立党内异体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0.
温芳 《政工学刊》2003,(4):22-2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没小康社会的重要目际。”这一论述,不仅重申了“5·31”讲活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命题,而且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我国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