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这里是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见证地;这里是铸造屯垦戍边伟业、孕育兵团精神的见证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共和国伟大的见证。  相似文献   
2.
王飞 《当代海军》2005,(10):54-55
“国际海洋地名”的争议问题,在当今世界对国际关系影响深远,因为每一个国际地名的争议都折射出国际关系史的兴衰浮沉和国际实力对比的强弱变迁。它不仅直接关系相关国家的海洋权益,而且与民族感情、民族历史和民族尊严交织在一起。近年来韩国与日本就两国之间的海域地名之争,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孙龙珍出生于江苏省泰县,1962年来到裕民支边。1969年6月10日,在反击前苏联入侵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战斗中,为了保卫祖国领土,捍卫民族尊严,把个人安  相似文献   
4.
从炮火硝烟的淮海战场,到栉风沐雨的救灾一线,有一支队伍脚步铿锵;从活跃敌后的抗日奇兵,到守卫家园的坚强力量,有一种使命从未改变…… 习主席深刻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历史反复证明,一支军队如果不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那就只能在强敌入侵时失去国家利益、在谈判桌前丢掉民族尊严。  相似文献   
5.
声音     
《环球军事》2014,(18):5-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启示,就是必须毫不动摇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民族尊严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侵犯,同时任何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坚持和平发展的信念。”  相似文献   
6.
当我饱含热泪读完这部洋洋36万字,尽显海峡两岸同仇敌忾、并肩御侮的纪实文学《国之大殇》,我仿佛看到宝岛上空一直弥漫的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战争长烟,看到一位位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民族英雄。屈辱始自“福摩萨”公元1544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一艘桅顶悬挂着葡萄牙国旗的商船向中国南海摇摆而来。酣睡的船员们忽然被一声高呼惊醒:“岛,美丽啊。噢。美丽。”船长把这个美丽的名字———“福摩萨”标在了海图上。从此,“福摩萨”这个称呼随着葡萄牙人的“新发现”传遍西方,宝岛也随着这个称呼开始了漫长的屈辱史。作者钟兆云从葡萄牙人的“发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