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古今中外,做为进行战争的托辞,战争借口总是冠冕堂皇。但这种堂皇的背后,往往却显露出弱者的无奈和强者的狰狞,我们从下面几场战争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黎明前     
孙益祥 《环球军事》2013,(15):71-71
尼古拉斯·贝斯特曾在英国近卫步兵服役,并在伦敦当过记者。他的《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天》以一战为题材,去年推出的新作《二战最后五天:欧洲亲历者讲述的故事》,该书中译本于今年问世。1945年4月28日至5月2日,随着盟军推进到德国和意大利境内,法西斯主义者失去了对其民众的铁腕控制,圣索里尼被处决,希特勒自杀,柏林沦陷,全世界都开始了解到欧洲的情况究竟糟糕到了什么程度。作者将几十位著名人物讲述的故事糅合在一起,包括基辛格、辛德勒、奥黛丽·赫本和《铁皮鼓》的作者冈特·格拉斯等,让人们从全新的视角看欧洲战区,他也因此成为一名精通二战“最后日子”的专家。  相似文献   
3.
元凶末日     
他最后一次看到日光是4月20日。在他56岁生日之际,在外交部的花园里,他主持了一次授勋仪式。他已经生病了,而且好像老了20岁似的。一位当时在场的人回顾说:“他已经开始驼背,脸部有些肿,粉红色的脸上透着一种病态……他的左手已经开始严重颤抖,全身都有痉挛……有时他想把水杯举到嘴边,但右手颤抖得十分厉害,不得不放弃这个动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