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7年12月21日,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征途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上海飞机制造厂高大宽敞的总装车间举行隆重仪式,庆祝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自行研制生产的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支线客机ARJ21—70。飞机总装下线。在国防科工委主任张庆伟的主持下,出席仪式的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和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同时按动电钮,一架通过全球征名及评选最终确定命名为”翔凤”的ARJ21—700飞机在牵引车的牵引下缓缓驶出总装车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转民》2014,(6):6-6
5月3日,数十名中外媒体记者来到中国商飞位于宝山大场的上海飞机制造公司参观,了解国产大飞机和支线飞机项目情况。中国商飞公司透露,中俄计划联合研发的下一代宽体远程客机项目,已进入项目论证阶段。  相似文献   
3.
宽体客机自从上世纪70年代初问世以来,就一直备受世界各国航空公司和乘客的青睐,并逐步成为世界航空旅客运输的主力。在当今世界航空客运市场上,宽体客机不仅在远程和洲际航线上占统治地位,而且在中、短程航线上也得到广泛使用宽体客机又称宽机身客机,是指具有大直径机身客舱,舱内有两条(或以上)人员通道.载客量通常在300人以上的喷气客机。  相似文献   
4.
近日,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架运12飞机从哈航机场起飞,前往尼泊尔并长期在该国从事商业运营。此举开创了国产支线客机在境外从事商业运营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WELCOME HOME     
我坐在波音767的座位上,等待着其他乘客赶快安顿好行李,各就各位,好按时开始又一次在我看来是漫长而单调的归途之旅。然而宽大的机舱里乘客很多,缓慢蠕动的人流都在忙着将他们过于宽大的行李基进头顶的行李架中,全然不顾身后等候通过的队伍越排越长。看着眼前的情形,我只好无奈地摇摇头,心想这次航程怕是不会一帆风顺了。  相似文献   
6.
谭顺谋  于洋 《环球军事》2011,(12):50-51
美国F-35“闪电II”战斗机汇聚了数不清的众多高新技术,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但鲜为人知的是,为这些高新技术和设备提供测试的空中平台却是一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波音737-300型普通客机。这架经过改装的客机,作为F-35战斗机的空中试验平台,常年搭载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对即将装备战斗机的各种电子设备,特别是航空电子系统设备进行研发和试验测试。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2006,(11):F0002-F0002,1
2006年4月,五角大楼批准启动KC0135加油机替换项目,进行下一代空中加油机的采办与装备。之后,美国波音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分别公布了自己的竞争方案。波音方案为KC-767A加油运输机,该机是767商用客机的军用派生型,  相似文献   
8.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13):70-70
理直气壮的不作为 2014年2月17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67遭劫持,劫机者要求飞往日内瓦寻求政治庇护。被劫飞机进入意大利领空,意军迅速起飞两架战机处置特情。客机进入法境,法军战机也如期而至,偏偏接近了瑞士,瑞士军机毫无动静。最终,客机是在法军战机监视下降落在日内瓦!面对质疑之声,瑞士军方坦言,这是“照章办事”。鉴于军费缩减,人员紧张,瑞士空军已弃用紧急起飞。  相似文献   
9.
方华 《环球军事》2014,(16):56-57
冷战期间,美国及其盟国对苏联展开超大规模的侦察行动,并从陆海空全方位地侵犯苏联领土。美国人凭借先进的航空装备自由地游走于苏联边境线内外,在进行战术侦察时,美国军机从超低空短暂地越过边境;进行战略侦察时则从超高空进入苏联腹地。美国及其盟国的侦察机数最巨大,中央情报局与五角大楼都有自己的航空侦察部队,以完成不同的侦察任务。同时,一些中立国家也在从事对苏侦察活动,有时这种侦察活动违反了国际法,以至于被苏联武装力量消灭。  相似文献   
10.
《国防科技》2003,(12):75-77
[奥维尔·莱特(1871-1948)和威尔伯·莱特(1867-1912)] 1903年12月17日,奥维尔·莱特爬进了一架重272公斤的飞行机器,并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小鹰镇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持续的、可操纵的飞行。3天前,他的哥哥威尔伯·莱特也进行了一次试飞,但因为他把机头拉得太高,飞机起飞时失速掉进沙滩里。对这对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可克伦市的兄弟俩来说,17日是他们最重要的一天。此前的数个月中,他们一直在研究着可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