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不久,一个温暖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开来。故事起源于3张温暖的照片,一张照片是一个女孩的侧脸,可以看到这位女孩一双大眼睛中闪烁着万分焦急的神情,另外两张照片是女孩的背影。让人感动的是:身穿深色毛衣的她,一头长发束在脑后,两只手交叉在一起,挤压着老人的胸腔;她俯下身子,埋着头,为一位老人做人工呼吸。这个故事就真实发生在一列火车上。这3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初,那场特大饥荒至今还保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口粮定量,一降再降,有人用"早上洪湖水,中午浪打浪(指吃得稀)晚上小二(而)黑(指馍馍又小又黑),再加上苜蓿甜菜一起上"来形容当时的生活。职工面有饥色,浮肿病高发,基本生产受到一定阻碍。有的连队白天突击放卫星,晚上召开小会"促生产"。职工中广泛流传着"几堂政治课,不如一个‘杠子馍’"的顺口溜。  相似文献   
3.
李盛仙 《华北民兵》2004,(12):60-60
戒毒诗 清代道光年间,苏州流传着一首《戒烟歌》:“劝我民,莫吸烟,五脏六腑部熬煎。甘之如饴真鸩毒,想一想,速死由己不由天。”简短的诗句把吸毒后的痛苦感觉表达出来,进一步指出鸦片是害人的“鸩毒”。  相似文献   
4.
马仔有与"父亲"有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姓氏,却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人间大爱在农五师八十一团有一对异姓"父子"的故事广为流传。"父亲"叫杨勇,一个孤独的汉族老人,"儿子"叫马仔有一个善良的回族青年。在杨勇感到最绝望的时候,马仔有给了他一个家。月3日,笔者来到了这对"父子"家中,听他们讲述这段异姓"父子"的感人往事。2007年12月的一天,杨勇拉着木板车艰难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他抬起头只觉一阵晕眩,  相似文献   
5.
《敕勒歌》是歌颂草原游牧生活的绝唱 ,它在流传的过程中 ,产生过巨大的社会作用 ,数千年来 ,引起万千读者的共鸣 ,“博得后人极端的倾倒” ,具有永久的魅力 ,这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罕见的一种文学现象。本文试就这首民歌的流传、评价及其有关问题 ,作一定的考证和论述 ,以期引起对这一特殊文学现象产生原因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6.
眼前突然出现一个被车撞倒在地的人,是伸手相救还是转身离去?石河子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尤虎给出的答案是:救,一定要救。近日,尤虎毫不犹豫地救助一个被车撞倒的陌生人的事迹,已经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受到网民的称赞时,尤虎淡淡地  相似文献   
7.
"敢于当面反对、使我下不来台的人,我会重用他。"日前,《朱镕基讲话实录》的出版发行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而上述话语则被视为朱镕基经典语录广为流传。体会朱镕基的这番话,对我们做好工作不无裨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每个人都会犯错,那么从理论上讲,每个人都会碰到反对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8.
《铁人》采取两个时空交错叙事的手法,将铁人王进喜一代和新时期的石油人不同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理念呈现出来,艺术性再现了1960年初,数万名石油大军从四面八方挺进东北的松嫩平原,展开的一场艰苦卓绝石油之战。影片拍得阳刚、壮美、饱满,是第一部把被英雄人物当成真实的人来拍的电影,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好的主旋律电影。《铁人》这部电影,并不是源自这个造神时代所流传下来的铁人王进喜的名字,而是截取了铁人在祖国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