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剑影 《防化学报》1997,8(2):30-32
核武器正向小当量化发展。在核弹使用上,也可能出现短时间内多枚袭击情况对这种小当量和短时、多枚的核弹袭击,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监测是困难的。而用布阵测量闪光到达时间的方法进行核爆监测,笔者认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三大实验室正在开发新型装备,以克服类似于沙漠风暴行动中伊军在科威特所使用的防登陆水雷和雷场,为在浅水岸滩上作战的两栖部队提供一个较安全、无水雷的作战环境。  相似文献   
3.
来永芳 《防化学报》1995,7(2):72-75,94
根据美国计算机模拟水中核爆炸的成果及所给冲击波参数数据表,采用数学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计算水下核爆炸冲击波参数关系式,并用BASIC语言编程实现了这种计算。  相似文献   
4.
徐百顺 《防化学报》1995,7(3):28-32
根据地爆和空爆爆区剂量率衰减的经验公式,提出了低空爆爆区地面剂量率衰减的数学模型。由此推导出低空爆爆区剂量率和停留剂量计算公式,设计计算程序和由数值计算结果绘制图表。从而解决了不同土壤条件下低空爆爆区剂量率和剂量的手工计算和计算机计算问题。这种计算方法同时适用于地爆和空爆时的剂量率和剂量计算,因为这些条件可以作为低空爆的特殊情况处理。  相似文献   
5.
6.
7.
蒋剑影  张慧林 《防化学报》1996,7(4):37-39,45
提出了用全球定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因核爆炸而造成的地面核辐射场的模拟,以解决辐射侦察训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测量核爆炸瞬发γ射线所用的探测器种类、性能及某些探测器性能的调试与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雷明  冯地清 《防化学报》1998,8(1):18-24
本文建立了一种区域性距离上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识别爆炸与地震的方法。以纵波,波最大振幅比,横波最大周期,近震震级与近震持续时间震级比作为鉴别量。此方法对河北样本和山西样本进行了识别,山西样本的正确识别率达95.6%,河北样本的正确识别率在100%。此方法优于神经网络方法。  相似文献   
10.
B61-11型穿地核炸弹是由美国防部提出军事需求,能源研究开发的一种精确制导的小当量的战术或战略核武器,用于摧毁坚固地下目标,美国于1995年正式开始在B61-7战术和战略核炸弹的基础上发展了B61-11穿地核炸弹,并于1997年装备部队,俄罗斯了在研究和发展类似核武器。B61-11穿地核爆炸是一种未经核试验的新的爆炸方式,核弹头钻到地下3-6m深后发生核爆炸,其核爆效应现象等,对地下目标的破坏效果以及核爆监测方法比较接近于触地核爆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