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各国军界在关注陆战场、海战场和外层空间的太空战场的同时,也对海底战场的开辟和使用给予高度的重视。到目前为止,美军运用其军事高技术,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加紧建立海底战场的作战系统和作战设施,以求率先达到掌握“制海底战场权”的目的。另一些军事大国和濒海  相似文献   
2.
针对浅海中球形声源诱发的海底地震波预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源-有限元联合法的快速预报方法。首先,基于波叠加原理,将球形声源的辐射声场等效为其对称轴上若干等效点源辐射声场的线性叠加,根据与球形声源表面上等效点源数量一致的场点振速匹配原则,确定等效点源的强度;然后,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球形声源、浅海环境、边界条件的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相应源强下每个等效点源诱发的海底地震波场,并将其线性叠加快速求得球形声源诱发的海底地震波场;最后,从计算精度和效率两个方面,分别采用上述方法和有限元法,给出不同频率、不同海底底质时海水-海底界面上的法向应力级衰减曲线。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建模简洁、计算精度和效率高等特点,可用于快速预报浅海中球形声源诱发的海底地震波场。  相似文献   
3.
一滴油漆粘死"生命之门"1939年6月1日,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英国皇家海军 T 级潜艇"西提斯"号首次出航,前往利物浦湾进行最后潜航试验。由于潜艇大量进水,最终意外失事沉入海底,艇上103人中99人遇难,仅有4人生还。时隔68年后,英国国家档案馆最近解密一份写于1956年的调  相似文献   
4.
当二战进入最激烈的1942年,苏联北方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潜艇在德军航运线上活跃频繁,迫使德军不得不加强反潜措施,使得苏联潜艇的战损率大为提高。为此,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从远东红旗太平洋舰队抽调6艘潜艇,去支援北方舰队。另外,苏联还与同为盟国的美英政府达成协议,苏联潜艇在航渡中可在荷兰港、旧金山、巴拿马、哈利法克斯和雷克雅未克等地停留,以补充燃料、粮食和进行修理。  相似文献   
5.
田武  翟斌 《当代海军》2003,(8):19-19
1850年,德国炮兵下士威廉·鲍尔从海豚的潜浮行动中,获得潜艇设计上的启示,他用浓厚的兴趣,着手建造了世界第一艘铁制潜艇。 这艘潜艇于1851年2月1日在基尔港外海开始潜航试验。由于技术错误,结果艇首一头撞到海底而沉没。此时,这艘潜艇在海底犹如一块石头,再也浮不起来了。3个人眼看将永远滞留在海底.非常危急。  相似文献   
6.
沸宇 《兵团建设》2010,(4):31-31
据《扬子晚报》报道,被称作“大西洲”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传说中拥有高度文明的古代城市,在1.2万年前就已沉人海底。然而日前,法国一个匿名的“海底科学家小组”声称,他们在中美洲加勒比海的海底下无意中发现了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巨大海床.这座“海底古城”中遍布着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各种形态各异的“建筑”,而它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神秘消失的大西洲。  相似文献   
7.
李杰 《当代海军》2010,(1):63-65
开场白:进入新世纪以来,无人潜航器愈发受到许多国家海军,特别是一些中小国家海军的青睐。这种不用人驾驶,完全靠遥控或自动控制在海中航行的器具,其“本领”日渐高强,不仅能完成传统的数据采集和海洋侦察,而且在通信导航、搜索探测,甚至在反水雷作战,跟踪追猎潜艇等多方面,均显示出超强的能力。难道无人潜航器的性能与作用,真像有些刊物描述的那么突出吗?今后它是否真能替代某些武器。在水下战场“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8.
巍峨的群山峻岭,醉人的林区图画,丰富的矿产资源……走进辽阳市弓长岭区.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美丽无比的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的风土人情,还有这里浓烈厚重的国防氛围。在这片有着拥军光荣传统的292平方公里热土上,现任区长、区武委会主任吴雪冰,凭着对国防事业的一往情深,带领全区人民铸起了一座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串联恒流和并联恒压两种适合应用于海底观测网络的远程供电系统方案;在相同条件下,利用算法分别完成了两种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与分配方案,并根据各子单元的分配可靠度计算了两种系统各节点的供电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并联恒压远供系统,串联恒流远供系统对子单元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各节点的供电可靠度相对较高,说明串联恒流远供系统更适合应用于我国的海底观测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0.
卢胜君 《国防》2012,(10):55-56
一、体制意识——由陆缘为主向陆海并重转变 中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社会管理体制运作依赖人与土地的紧密结合.历史发展到今天,大多数人的海洋思想仍是陆缘主导下的农耕思想,与外向型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吻合.只有转变陆缘为主的农耕思想,树立海缘为主的思想体制,海洋意识发展才会获得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 一是培育蓝色领海的思想.蓝色领海即蓝色国土.从地球空间海洋与陆地分布看,海洋是看不见泥土的大地,陆地是看不见蓝水的海洋.黄色领土意识是中国人民的天然情结.人们常以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而自豪,认为国土就是国家管辖的陆地.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几乎把海洋、海防、海权、海军看为同义词,蓝色领土观念较为贫乏,致使国家在制定一些政策过程中较少考虑海洋因素,对海底资源、海洋水产、海洋运输、海区管辖等也较为忽视,海洋意识和海上力量因此受到严重束缚."国土=陆地国土+海洋国土+领空+管辖海域;海洋=未来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陆地领土与海洋领土均是国土,国土区分颜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