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型杀爆战斗部动态威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动态下战斗部破片杀伤威力和爆炸威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再对多发弹对同一目标的杀伤威力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翟东来 《防化学报》1997,8(2):15-19
对两类问题地面化学爆炸声源实时识别,按Fisher准则设计线性分类器,采用理论训练、部分实验修正的方法建立判别函数系数,证明具有较强的分类能力。此外,它结构简单,计算,判别速度快,成本低,占用机时少。  相似文献   
3.
爆炸震动多级隔震与阻尼吸能制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爆炸引起的整体隔震复合结构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提出了结构的相对低频震动隔震问题。针对典型的多级隔震系统,研究了其对爆炸震动的隔震机理、振动分析方法,指出后继隔震系统的输入震动主要为相对低频震动分量;这些低频震动分量与后继隔震系统的固有频率很接近,可导致后继隔震系统隔震失效。针对这一低频隔震问题,文中建议采用阻尼吸能制震方法,并利用粘弹广义导数模型研究了附加粘性液体阻尼器多级隔震系统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液氨气瓶爆炸火灾事故案例的分析,介绍了事故树形分析方法在压力容器爆炸火灾原因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雷明  冯地清 《防化学报》1998,8(1):18-24
本文建立了一种区域性距离上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识别爆炸与地震的方法。以纵波,波最大振幅比,横波最大周期,近震震级与近震持续时间震级比作为鉴别量。此方法对河北样本和山西样本进行了识别,山西样本的正确识别率达95.6%,河北样本的正确识别率在100%。此方法优于神经网络方法。  相似文献   
6.
何鸣 《军事史林》2008,(2):50-56
1945年,原子弹研制成功以后,它的超强威力半个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得到了令人骇然的验证。美国一些权威人士认为掌握这种复杂的核裂变技术,可以使美国的核垄断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高枕无忧地保持下去,其他强国在这一领域尚难望其项背。在这种认识下,对于再花巨资搞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超级炸弹的主张,便被视为是不必要的浪费了。  相似文献   
7.
粉尘爆炸事故预防及其扑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燃粉尘爆炸是危害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类主要事故。要有效预防粉尘爆炸事故造成的危害,准确掌握其爆炸原理,研究其爆炸特性是非常必要的。探讨了粉尘爆炸的基本特征,研究了粉尘爆炸的条件和机理及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详细论述了粉尘爆炸火灾的特点及其危害。研究了预防粉尘爆炸及降低粉尘爆炸破坏作用的对策,并指出了在灭火战斗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雷达网威力仿真中的复杂区域图形处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际阵地环境下的雷达网复杂探测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雷达单元平面探测复杂区域填充的"橡皮擦"算法,雷达网平面探测区域面积计算、边界提取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可广泛应用于雷达网威力仿真及其他相关领域中.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动态非线性有限元程序MSC.Dytran对复杂加筋板结构在水下爆炸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和变形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模型试验,建立了复杂加筋板架结构水下爆炸作用下动态响应的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了加筋板在水下爆炸载荷下的不同毁伤形式,并利用有限元程序对复杂毁伤形式进行了瞬态毁伤过程分析,认为一定药量近距离爆炸时局部破坏要先于整体破坏.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强化奥运安保训练和演练、检验部队实战能力的关键之年,而反恐怖是奥运安保的重中之重。据统讥爆炸是恐怖分子使用次数最多、破坏奥运会的常用手段之一。鉴于此,解放军担负奥运安保任务的工程兵部队就围绕严防爆炸恐怖袭击进行了紧张训练和严密部署。就此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工程兵局局长王殿华大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