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会是统思想、作决策、解难题、促落实的重要手段,既是一种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也是一门科学和艺术。精简会议一直是个老问题,开务实、高效、管用的会始终是个大难题。新时代改进会风,应当注重从“时度效”着力,牢牢掌握开会的主动权,确保开出高质量、开出好作风、开出大成效。  相似文献   
2.
3.
汝刘  娄安军 《国防》2001,(6):17-17
农村税费改革的施行和各项配套改革措施的出台,特别是乡镇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展开,既为基层武装部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给基层武装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带来了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乡镇撤并和机构精简,使基层武装机构设置不稳定因素增大。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措施之一就是“减人、减事、减机构”,“并村、并乡、并学校”。在这项改革中,乡镇机构一般只设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和社会事务办公室,没有明确乡镇武装部独立设置,这直接对乡镇武装机构产生了冲击,使武装部不稳定的因素进一步突  相似文献   
4.
吴教练  郭大勇 《国防》2005,(8):13-14
随着政府机构精简、企事业和教科研单位改制转轨步伐的加快以及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使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在领导体制、财政负担、待遇落实、“一体化”建设等方面遇到了许多新情况,直接影响和制约预备役军官队伍质量建设的提高。当前,应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指示精神为指导,切实解决新形势下制约和困扰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走出双重领导体制“松散化”的困境预备役军官队伍的双重领导体制,还存在着军地之间“合”不起来的问题。改变这种状况,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实行…  相似文献   
5.
6.
垦区各地     
正六师、五家渠市上半年"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8%笔者近日从六师、五家渠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获悉,上半年,该师、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兵团党委26条规定和师市党委相关规定,"三公"经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据了解,今年以来,六师、五家渠市按照规定,在规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管理和精简会议活动  相似文献   
7.
贾勇  张骏 《华北民兵》2013,(2):24-24
1月11日,天气异常寒冷,但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柴村街办会议室内却暖意融融。人武部政委徐国强带着工作组和区民政局的同志,在该街办走访慰问军烈属后,召开座谈会,集中研究如何更好地解决军烈属的困难问题。在大家逐个发言后,徐政委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作了总结讲话。前后用时不到8分钟,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12月16日,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第四届第三次理事会议在京召开。依照国防科工局关于精简会议的有关要求及协会章程有关规定,此次理事会采取现场和通讯相结合的形式召开,现场部分为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单位代表,共40人出席会议。理事单位采取通讯形式。  相似文献   
9.
杨春江  郭伟民 《国防》2007,(5):33-33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武部根据驻区国有企业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可编民兵数量减少的实际,积极在全区非公企业中建立民兵组织,壮大民兵队伍。过去,首钢是该区编组民兵的主要单位,所编民兵占全区民兵总数一半以上。随着首钢的逐步迁出,大型国有企业人员在区内有所减少。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区内非公企业不断增加,储备了许多兵员。人武部领导根据实际,经常带领人员深入基层调研,宣传国防法、民兵法。指导非公企业建立民兵组织。目前,全区符合条件的76家非公企业全部建立了民兵组织,促进了武装工作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0.
张化军 《国防》2004,(6):28-29
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道格拉斯&;#183;约翰逊博士,在回答中国学者所问的什么是军事革命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机会到葛底斯堡,你可以站在葛底斯堡的高处,察看一下这个古战场,1863年美国内战时曾有20万人在这里战斗,今天我们大约只用150人就可控制整个地区;到2025年我们将只需10人。这就是我们在谈论的革命!”这段话不仅对高技术条件下军队建设具有启示意义,而且对后备力量建设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