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文化特有的存在价值,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功能、榜样示范功能、情感激励功能、思想引领功能,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定文化自信,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以红色记忆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是应对虚无主义解构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记忆、文化基础和主流价值的现实需要。理论逻辑上通过建构红色记忆介质系统唤醒红色记忆、构筑红色记忆互动结构凝聚红色情感、运用红色记忆意义再生产机制构筑价值体系。根据知—情—意—行的机制展开具体的实践,即通过塑造红色记忆符号强化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认知,推进红色记忆复现凝聚伟大建党精神情感认同,赓续红色记忆促进伟大建党精神向实践层面转化,进而推动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北京市怀柔区人武部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现役军人、职工和专武干部到驻地某导弹"英雄二营"、"平北抗日纪念碑"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过向党旗宣誓、为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聆听在世老革命事迹报告等  相似文献   
4.
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抗日战争中,民兵们奇思妙想,运用他们的智慧,就地取材,发明了诸多独特的斗敌战法。电影《地雷战》便生动再现了军民巧妙抗日的精彩场景。近日,记者走进了当年"地雷战"的主要发生地——山东海阳。  相似文献   
5.
褚振江 《政工学刊》2002,(10):60-60
只要你留心就会注意到 ,如今有很多刚面世的影视、歌曲和文学作品已很难再激起观众和读者的兴趣了 ,呈现出一种“腐化”态势。这不能不令人堪忧。君不见 ,影视剧“戏说”不断 ,武打盛行 ,“情”有独钟。诸如宫廷秘史 ,帝王将相 ,侠客武义 ,才子佳人 ,名人情变……大多是刚看了头就猜出了尾。不少“鸿篇巨制”更是胡编乱造 ,仓促上马 ,质量低劣。前些年拍摄的万余部电视剧中 ,有相当多的连成本也难以收回 ,有上千部直接被压库尘封。歌曲的内容不是似曾相识的颠来倒去的那几句词 ,就是哥呀妹呀恨呀爱呀。阅读小说散文 ,不是名人自传的个人隐私…  相似文献   
6.
陕西地区红色资源深厚。新征程中盘清陕西“红色家底”,深耕红色沃土,用活红色资源,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助推器”。紧扣红色资源“供给侧改革”,从“三大群体”入手,利用好“三个主渠道”,是系统构建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开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多种应用价值。以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党的历史教育、功勋荣誉教育筑牢军人理想信念。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尚道德品质的内容塑造军人价值选择。以红色文化资源中的斗争精神、担当精神培育军人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8.
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1月17日,《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以这样的频率开始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播出。耀眼的中国红背景,醒目的白色"中国"二字,中华优秀儿女用幸福坚毅的面容,诠释着"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的中国人形象。  相似文献   
9.
传承好红色基因,能够铸牢听党指挥这一强军之魂,能够助力能打胜仗这一强军之要,能够夯实作风优良这一强军之基。新时期,必须努力使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发扬光大,使红色基因成为新时期强军兴军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兵》2014,(6):50-52
坐着卡车进新疆 我叫黄建辉,1952年2月,从湖南假借买菜之际,骗过妈妈报名参军到新疆。当时,我们一大群姑娘从长沙坐硬座开赴新疆。在火车上,我们唱着毛主席写的《年轻的人火热的心》,唱着苏联歌曲《再见吧,妈妈》,唱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路兴致勃勃,满心欢喜。那时,兰新铁路还没有修通,交通不方便,我们坐火车只能到西安,然后转坐卡车进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