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代号为"阿卡迪亚"的首脑会议,决定设立中国战区,推举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同时,美国陆军部为了帮助蒋介石指挥作战,决定委派美第3军团司令史迪威来中国,出任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并组织指挥了缅甸作战.在此期间,我任史迪威的联络参谋,亲历了缅甸作战先败后胜的历史过程.在此,我把这段尘封的往事内幕披露出来,以作为对这段历史的补遗.  相似文献   
2.
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是一场中缅联合打击盘踞在两国边境地区的国民党军残部的特殊战争,是新中国支援友好邻邦缅甸的正义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在热带山岳丛林地区跨境作战,在我军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次作战服从于国家利益大局,破解了当时的政治外交难题,提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影响力。双方不仅协同聚剿残余之敌,也为我军积累了作战经验,为当今发展良好的中缅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1950年3月,滇南战役胜利结束后,溃逃到缅甸的蒋军残部,同陆续外逃的散兵游勇、地霸土匪武装等相结合,又聚集了3000余人,成立了所谓“复兴部队”,盘踞在靠近云南西南边境的小勐板一带,征粮派款,招兵买马,跃武扬威。缅甸政府先后四次派人与之谈判,要求他们离开缅甸,他们不予理会;缅甸军队对其进行围剿,又遭失败。“复兴部队”反而迫使缅军用车辆把他们送到自然条件优越的孟董、孟撒,并在那里休整训练,不断扩大势力,到1951年春,逃缅蒋残军已增至9600余人。  相似文献   
4.
5.
二战缅甸战场日军参战部队跨区域调动频繁,编制复杂,留存数量巨大的部队史档案资料。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亚洲史料中心等机构存藏了丰富的日军缅甸战场部队史档案文献,包括日军作战部队履历、作战计划及军令、战斗详报、作战记录、阵中日志、战时军政等类别,内容囊括日军在缅甸战场的编制变化、战略规划、军事行动及军政统治等内容,是研究二战史、滇西抗战史不可或缺的日方佐证史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争战败史是近代中国的一部血泪史、屈辱史,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回顾120年前那段屈辱历史,作为当代军人应该有更加刻骨铭心的感触,更应汲取教训、奋发图强,积极投身于践行强军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7.
黄力民 《军事史林》2014,(10):36-44
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从陆军大臣自杀开始,120名陆海军将官或自杀、或被战胜国处死、或在羁押服刑期间死去、或不知所终,这是日本战败的应有后果.以下所列日本陆军将官98人(大将17、中将52、少将29)、海军将官22人(大将1、中将11、少将10),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均以军人身份死亡.  相似文献   
8.
陈辉 《华北民兵》2013,(3):54-55
法国为了自身利益,投身马里内战,企图速战速决,结果深陷泥潭,进退两难;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忠告,冒然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缅甸内战持续不断,不仅给本国人民带来灾难,也殃及中国边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谢龙 《宁夏科技》2001,(3):51-53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缅甸一游击组织“上帝军”的首领被俘的新闻,全世界人在电视画面上看到两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约翰尼和路德,他们是一对12岁的孪生兄弟。然而谁能想象得到这两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正是“上帝军”的首领,在鼎盛时期他们曾控制着一支多达4000人的武装,曾指挥着“上帝军”奇迹般地多次击退政府军。2000年两兄弟更因血腥袭击泰国一家医院,劫持700多名医护人员和病人为世人所关注。3年多以来,他们一直在穷山恶水之中被缅甸、泰国军队追剿、通缉……  相似文献   
10.
1942年中国远征军兵败缅甸,与蒋介石和史迪威的分歧有密切关系。史迪威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坚信进攻能够拯救缅甸,一再改变蒋介石以纵深配置守卫上缅甸的计划,把中国远征军主力集中到曼德勒以南,造成了上缅甸的兵力空虚。当史迪威的攻势计划被打破后,他计划将中国远征军撤往印度但忽视了作为远征军退路的重要门户一一腊戍,而蒋介石又想让第5、第66军主力退守上缅甸。日军攻占腊戍后迅速分兵攻击滇西与缅北,击破了蒋介石建立缅北根据地的计划。蒋介石支持杜聿明率部绕道回国,结果造成了行军野人山的劫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