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预聚体法合成了两嵌段聚醚—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配料比、氨酯基浓度及固化剂用量等对该体系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该嵌段共聚物是完全相容的,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与聚醚含量呈线性关系;固化剂用量对该体系的T_g亦有影响。此外,对于聚酯氨酯体系,其T_g值与氨酯基浓度U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空间飞船再入段最优制导方法。纵向制导采用二次型性能指标最优的线性系统,得到最优控制规律。侧向制导利用庞特里亚金最小原理,得到最优开关曲线。结果表明,这些控制规律优于Rodney C.所介绍的制导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多处理机环境对系统程序的要求,阐述了系统程序并行化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给出了实现临界段互斥的三种处理方法及其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4.
无坐力炮连续发射过程中药室段温度会持续升高,为探究在连续发射过程中药室段外壁的温升是否会对炮手造成影响,基于经典内弹道理论和一维轴对称热传导理论,利用LS-DYNA软件建立某无坐力炮药室段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了某无坐力炮单发和连发射击时药室段的温度分布规律,并通过实验测量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6发连续射击条件下药室段外壁的温升只会让炮手感到热,但不会有烧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舰艇指挥控制系统的威胁判断需求,运用模糊择近原则建立了依据声纳侦察信号识别舰艇类型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表明,模型具有较好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6.
将英语被动句顺译成汉语被动句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专门探讨将英语被动句顺译成汉语被动句的技巧。全文以大量的实例详尽地分析了通过十种不同的汉语句式将英语中的被动句顺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这些技巧使得英语被动句的翻译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达到较完善的对等 ,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导弹-目标攻击简化数学模型,运用线性二次型理论得出最优随机制导规律.通过建立伪测量方程,运用变增益扩展卡尔曼滤波技术求解了只有角度信号下的导弹被动制导问题.大量的数字仿真表明该导引规律具有收敛快、无偏差、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离焦被动测距方法的原理,建立了该方法的测距模型,推导了该方法的测距精度,探讨了影响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提高测距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弹道导弹的助推段,通过低分辨率雷达得到RCS序列作为识别的重要信息。由于运动特性和电磁散射特性的差异,弹道导弹在助推段的RCS序列与其他目标相比具有可识别性,但需要对其RCS序列进行处理。基于目标识别技术,详细阐述能从RCS序列中提取出的特征参数,并通过直方图、N点截图等方法给出了直观的反映。最后,将弹道导弹助推段特征与飞机、燃料舱等典型目标进行对比,得到可以作为识别参量的特征参数,并通过类内类间距离验证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超高速聚能射流的测速要求,采用狭缝光阑与高速光电探测器构成被动探测模块,探测射流的自身火光辐射。测速系统以多级光阑前后排列的方式限制探测幕面的视场与厚度。分别对两级、三级光阑2种滤光模式建立了光学模型,模拟射流过靶时各级光阑的滤光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三级光阑可以有效衰减射流自身的强辐射,并且可以滤除探测幕范围之外的爆炸火光以及设备内的反射光,滤光效果超过99.25%。采用三级光阑逐级滤光的方法,解决了射流辐射亮度强并且伴随有杂散光导致其速度不易测试的难题。最后在外场进行射流测速试验,得到的信号波形印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对过靶信号进行相关性分析处理得到射流的精确过靶时间,计算得到的射流速度为6 500 m/s左右。将测得数据结果与高速摄影测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测速系统的不确定度低于1.9%,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