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形成新装备的教学能力要抓住几个重要环节。指出:形成新装备的教学能力,修订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是前提,教员的知识更新是根本,建设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核心。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指挥自动化是军事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产物,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阐述了指挥自动化系统在军队和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院校“指挥自动化系统与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亦是思政教育有效延伸的必要环节。本文主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如何认识课程思政、如何开展思政课程、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在高校如何有效的开展课程思政,并希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为基础,源源不断为党和国家培育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5.
军事理论课程既是一门介绍军事理论知识的公共基础课,又是一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政治课。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军事理论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史融入军事理论课程,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统一,是提高军事素养、培养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三全育人”背景下广西高校征兵工作站的育人实践,并提出相关思考。首先,文章介绍了“三全育人”的理念及其在征兵工作育人实践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广西高校征兵工作站在育人实践工作中存在的体系建设不完备、队伍配备不健全、思想引领不充分等问题。同时,文章还根据工作站在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以“三全育人”理念推动广西高校征兵工作站育人实践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三全育人”背景下的高校征兵工作站的育人实践提供借鉴和思考,推动高校育人工作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慕课作为军事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队当中呈现野蛮生长状态,将学历教育中的课程大纲提纲挈领地搬到慕课中来的现象比比皆是。本文从课程知识要与学习者水平相适应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以适应性为导向的军事职业教育慕课课程设计模式,并以具体岗位慕课描述设计过程,为军队打造一门行之有效的慕课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落实习主席关于课程思政系列指示精神,近年来军队院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某型装备维修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总结归纳提高思政教学效果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解决课程思政教学矛盾问题的对策,能够有效提高军队院校装备维修专业思政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课程秉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大思政”教学理念,分析了课程思政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联系和差异,结合课程思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从设置课程思政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丰富教学方法和载体、优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呈现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思路,挖掘、凝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旨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同时,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积极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入”工作,是军队院校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坚持政治建校方针原则的集中体现,是落实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一、在机制上坚持“联动+互动”,构建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育人体系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入”工作是一项多层级共同参与、多平台共同作用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有上下同心、齐抓共管、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纵向联动机制,同时也需要多种渠道、多种举措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横向实施机制,以此支撑起该项工作的“四梁八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