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考察了元代结构助词“的”的使用情况,发现“的”因与“底”、“地”、得”语音趋同,“的”便继承并发展了“底”、“地”的用法,拥有“得”的用法,同时也产生了自己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国际船舶与离岸结构会议第11届大会的技术报告,论述船舶结构力学的新近进展。文中介绍了船舶结构力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结构设计目标多元化,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应用,数值计算方法的广泛采用,非线性分析的深入,水弹性力学受到重视,复合材料的应用,材料和工艺因素对船舶结构的影响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国防资源逆转是概括国防消费中军转民现象的新理论范畴,它指的是把从社会再生产提出的国防资源通过经济和技术程序重新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国防资源逆转根源于国防消费中物质磨损缓慢而精神磨损加快的内在矛盾。考察国防资源逆转的价值过程必须确定逆转对象价值,亏损价值、增生价值的性质与范围。逆转具有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分。企业效益取决于逆转费用与利润之比,而社会效益则主要从社会扩散角度考察。约束国防资源逆转的经济技术条件主要从三方面考察:国家的商品经济环境、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逆转的技术研究和发展水平。国防资源逆转使国防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使国防消费从供给方面作用于经济,其意义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4.
现在我国人口占世界的1/5,而军费总额却只相当于世界军费总额的1/200。据1986年度有关资料,按国防费总额比,美国相当于我国的50多倍;按人均占有国防费比,则相当于我国的80多倍。据国家统计局1987年的统计资料,全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费每人每月平均为40余元,而驻北京地区部队基本灶伙食仅有30余元,比居民的平均生活费低10%以上。 1985年后,军队编制员额精简100万,但由于离退休干部仍由军队供养,还有部分编余干部待安排,加上近几年安置老干部、转业干部等项开支,多花的钱比省下来的钱还要多。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部门,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资源稀缺性。稀缺性的存在必然会引起选择。我国可用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资源也是稀缺的,要搞好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益,就必须研究国家资源的分配与使用问题。国家现代化建设主要包括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大部分,它主要取决于:一,目前和将来可用于国家建设的资源数量;二,这些资源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分配比例。本文仅从资源稀缺性角度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资源分配比例关系作一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
兵团文化继承和发扬了历史屯边文化的传统,但是它与历史的屯边文化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以军旅文化为主轴的多元多层文化圈的交融与重组,具有独特文化结构特征,其核心是兵团精神。  相似文献   
7.
8.
本文论述建立维修科学理论体系的意义和研究时应考虑的一些准则,并提出具体的体系结构模式。该体系由维修导论、维修技术、装备采办和维修管理4个学科分支组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等离子体氮化 SiO_2膜的电学性质,在低温下获得了性能优良的介质膜。  相似文献   
10.
战备物资储备是国家和军队为保障国防战备和战争需要进行的各种物资储存,是保证国民经济部分或全部由平时向战时转换并争取时间进行战争动员的必要手段。文章在阐述战备物资储备的基本含义及高技术局部战争对战备物资储备的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对战备物资储备体制、储备布局、储备规模及储备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