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金紧缺是军队企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它严重制约着军队生产经营的发展。其原因既有生产成本增长过猛、资金来源渠道不畅等外部因素,也有企业的自身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管理不善等内部因素。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依靠企业强化管理,增强竞争能力,但根本的还是在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规范企业利润分配,抑制企业资金需求过度扩张。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部队资金的控制必须贯彻和执行统一、适当从紧、按标准和归口控制的原则。然而,现实却与此相背离,出现了资金来源多渠道,资金收支混乱,部队社会集团购买力失控,大量正常资金被挤占等现象,造成部队资金低效运行。为改变这种局面,文章提出,实现部队资金有效控制,近期必须加强以下资金管理工作:一是加强资金集中管理,实现“一元化”控制;二是改进财务管理办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监督;三是按规定开设银行帐户,严格控制资金流动“总闸门”。此外,还应严格票据管理和部队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四川高县人武部坚持依法治部、照章办事、循规做人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了人武部正规化建设水平。前不久,宜宾军分区在该人武部召开正规化建设与管理工作试点现场会,肯定了他们的做法。瞄准打赢抓硬件补软件。近两年来,高县人武部积极协调地方党委政府,筹措15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对民兵训练基地进行彻底改造,添置了1000多件生活设施,使基地能供300人同时训练。他们按  相似文献   
4.
对我军新型武器装备保障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军新型武器装备保障机制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军新型武器装备保障机制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建议从健全保障系统整体规划机制、完善保障资源配套机制和形成装备保障人才先行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从而提高武器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欣闻某单位推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规定领导班子研究重大事项、重要干部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时,班子的其他成员先表态发言,"一把手"  相似文献   
6.
岳惠来 《国防》2003,(1):21-23
预备役部队作为战时首批成建制动员补充部队和组扩建新部队的应急力量,对赢得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胜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预备役部队经常性建设,对于平时保持部队较高战备水平,战时保证将“潜力”迅速转变为“战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认为,加强预备役部队经常性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刘晓连 《国防》2006,(10):61-63
军队院校是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主力军。搞好军事理论课教学,需要军地双方院校围绕共同的目标,构建合理的保障机制,加强合作,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一、合理的机制是军地院校合作的保证军队院校与地方院校虽然有着搞好学生军训的共同目标,但双方毕竟不是一个体系。况且一所军队院校要与若干所地方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容易顾此失彼。实践证明,双方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军队院校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按照上级有关学生军训的指示精神,结合工作实际,与地方院校一起,构建军地双方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军事理论课教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军队资金集中支付改革,从2005年开始在全军全面施行。从近几年落实的情况看,由于这项改革涉及面广,任务重,难度大,在施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认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创新中不断深化完善军队资金集中支付改革应当做到:创新理念,不断深化认识;创新机制,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创新手段,不断提升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周晓葵 《兵团建设》2009,(24):21-21
杨钦东是农七师126团2连的一名职工。2003年,他从河南省来到126团2连。刚来时,由于没有资金承包土地。他就给其他职工打工、代管地,农忙的时候拾棉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