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流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壁面热流密度对其在水平管内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给定入口质量流量,纳米颗粒的掺杂会增大流体密度,入口流速因此而减小,不利于传热;但纳米颗粒的掺杂使得纳米流体热导率显著增大,这有助于提升壁面热流向体相空间的传输速率。因此纳米粒子体积分数越大,其体相流体温度在沿程方向上升温速率也越快。当壁面热流密度q=30 kW·m-2时,纳米流体在沿程方向上均具有传热强化效果;在更高热流密度时,纳米流体仅在流动充分发展初期具有强化传热效果,在换热管末端其传热效果随体积分数增加显著恶化。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因,但在生活中它也便利了我们,倘若能利用得宜,未来地球碳平衡不会只是梦想。据日本茨城大学的研究小组观察,预测温室效应引发海水暖化的现象到了本世纪末会造成全球接近地表的平均大气温度提高及海平面上升,导致全球被海水淹没的总面积总共达到17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8个台湾。海平面上升,主要是温室效应所引起的,而产生温室效应的直接原因,又以二氧化碳浓  相似文献   
3.
燃烧加热型煤油加热器工作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应用需求,设计了基于燃气加热方式的煤油加热器,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多个因素对其工作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煤油加热器加热能力强,响应时间短,可在线制备超临界/裂解态煤油;其中,燃气温度、流量和煤油流量是影响煤油加热器工作特性的主要因素,通过控制燃气温度和流量可以大范围调节煤油温度,能满足冲压发动机不同试验工况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王振平超临界流体(SCFSupercriticalFluid)萃取技术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技术,引起有关学术界、工业界高度重视。随着人们对该技术的认识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已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该技术的...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中用辛酸亚锡作催化剂,用左旋丙交酯开环聚合成功地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80 000,分散指数为2.5的聚左旋乳酸.深入研究了聚合温度、时间、压力、单体浓度、催化剂用量及超临界二氧化碳纯度等各种因素对聚左旋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对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布采用凝胶渗析色谱、1HNMR谱、13...  相似文献   
6.
7.
辣素提取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40年来在辣素的提取、分离、纯化中的使用的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提取技术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周文  徐伯豫 《防化学报》1998,8(2):63-67,73
概述了超临界流体的技术特征,重点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及其在化学战剂销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高温燃气与带有平行冷却通道的再生冷却面板之间的三维耦合传热开展了数值研究,其中冷却通道内冷却剂为超临界压力煤油,并结合理论分析探讨了冷却面板构型对耦合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燃气侧壁厚以及冷却通道宽度和高度的增大,燃气侧壁面温度升高,热流密度降低。研究还发现:冷却通道不同壁面传递给煤油的热量占比几乎不随燃气侧壁厚变化,但随冷却通道宽度和高度的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二氧化碳相变做功发射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清洁环保、烧蚀小等优势,近年来已成为气体炮、发射箱/筒以及无人机发射回收装置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阐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相变做功发射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产品技术特点和典型应用场景,梳理了当前超临界二氧化碳相变做功发射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工程化建议与解决途径,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信息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