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实际应用中变负载、磁饱和内外干扰等因素影响下的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了基于super-twisting算法的扩张状态观测器(super-twisting extended state observer,STESO)对总扰动进行准确估计和补偿。通过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动力学模型,构建永磁同步电机的扩张状态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STESO,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总扰动的准确观测。利用Lyapunov方法分析了STESO的稳定性,并推导了误差收敛时间的表达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位置和转速控制上响应速度快、扰动影响恢复时间短,相比于PID控制、自抗扰控制和基于改进模型预测的自抗扰前馈控制等方法具有更好的快速性和更强的抗扰性,蒙特卡洛实验结果同样显示所提方法针对参数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数字图象处理中滤波可使圈象边缘模糊的现象,设计了一种组合式滤波增强算法。该算法在边缘地区沿着边缘方向进行滤波增强,在其它地区则进行滤波平滑操作,消除噪声。  相似文献   
3.
本章首先给出多状态系统状态空间的立方体表示方法,然后建立相应的运算规则。在这些规则的基础上,提出多状态系统故障树质蕴含集的求取算法。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快速实时的在线状态监控与决策这一与系统功能相适应的问题,针对FMS加工设备与过程的特点和对之进行监控与诊断的需要,提出一通用的全局监测与决策模型,包括传感策略、特征提取、状态表述与分类、故障全局综合决策等模块和具体的监测流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路规模的迅速增长,设计验证越来越复杂,从而需要高速的数据处理系统。基于总线型多机系统环境,研究电路网表和布尔表达式的BDD(Binary Decision Diagram)并行构造方法,并通过隐含遍历任务的动态调度设计有效地完成时序逻辑的状态遍历。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H_∞控制方法的发展与应用。给出了作者博士论文期间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技术状态管理是一种工程管理的程序,贯穿于产品研制、生产、使用的全过程。它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技术状态的质量,使技术状态达到正确、完整、统一、协调、经济、及时与可追溯。技术状态的标识要贯彻执行国家各类标准,推行武器装备的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降低研制费用,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舰船装备的系统和单元部件介于正常和故障之间的中间过渡状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状态故障树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以舰船电力系统为例,将传统故障树模型的底层事件布尔单元改进为可维修的三态(正常、劳损降级和故障)单元部件;结合智能体董正琼技术建立该多状态故障树仿真模型,各事件之间的从属关系采用抽象映射进行描述;通过多次蒙特卡洛仿真运行,根据各底事件发生概率定量计算出电力系统的可靠度统计值为99.624%,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所提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放眼望去,没什么绿色,偶尔有几株沙生植物从车窗外一闪而过。远远的,一抹青绿扑面而来,并逐渐演变成绿树林海。同行的宁夏盐池县人武部冯政委告诉笔者,这是女民兵排长白春兰带领家人和民兵在毛乌素沙漠边缘创造的奇迹。  相似文献   
10.
具有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是中西方诗歌的共同特点。但由于中西方历史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诗歌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中西方诗人构思时的情绪状态也有差异。中国有“虚静说”,西方有“迷狂说”。西方诗人的“迷狂式”构思状态亦有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