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肩负起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历史重任,大规模培养德才兼备、能征善战的优秀军政干部,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党中央于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创建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这是我党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抗大以富有中国气派的教育方针,以创造性的办学实践,锤炼崭新的抗大新风,锻造不朽的“抗大精神”,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革命熔炉”和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新兴工业是从军用工业开其端的.而江南制造局(李鸿章奏准的名称是江南制造总局,但直到清末,都是用江南制造局的名称,上海制造局为其别名)则是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也是号称“中国第一厂”的近代新式工厂。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军事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军事文化 ,是指直接影响和制约人们从事军事活动的观念因素。中国近代军事文化是影响和制约近代国人从事军事活动的观念因素。由于近代中国的军事活动极其纷繁复杂 ,使中国近代军事文化具有不定型性 ,但就总体而言 ,近代军事文化的变迁还是有脉络可寻的。中国近代军事文化大体以甲午战争后的 1 0年为界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不同的时期 ,不同层面的军事活动所对应的军事文化之变迁进程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蒋百里(1870~1938),名方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之一,先后出版《孙子浅说》、《军事常识》、《裁兵计划书》、《国防论》、《新兵制与新兵法》及《蒋百里抗战论集》等军事和国防理论著作,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学说确立起基本的理论框架,为中国近代的国防建设描绘出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还对中日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阐明了中国对日作战获取最后胜利的相关理论。遗憾的是,迄今关于蒋百里抗日思想的研究成果,多只注意到他晚年的持久战战略,可谓窥其一斑而未见全豹。本文试图对其以防御和抵抗…  相似文献   
5.
清朝后期,侵略者接连不断的海上入侵和边防蚕食致使中国边疆动荡不安,直接刺激着清朝后期国防思想的大变革、大发展,形成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主体的反侵略思想,由海防战略思想、海岸和海港建设思想、海军建设思想共同支撑的海防思想和以"中外之防"的治边思想、内外兼顾的陆防思想为主要内容的边防思想.这些思想影响了一系列清朝后期的反侵略战争与军事变革,较之传统国防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其本质上的被动性、不彻底性,就其理论水平而言仍存在着诸多缺失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评价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的两种评价模式 ,指出无论是“文化侵略论”还是“现代化论”都难以自圆其说 ,这两种表面上截然对立的观点不仅在坚持文化相对主义取向上有相同的地方 ,而且在立论基点上也有相通之处。文章认为 ,近代基督教教育之所以让学界在理论上感到进退失据 ,原因就在于它是宗教普遍主义的产物。基督教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在中国建立上帝之国 ,正是在这一点上它招致了中国民族主义的激烈反对  相似文献   
7.
19世纪60年代,先后受到西方列强入侵的两个亚洲国家中国和日本,几乎同时迈开了创建近代海军的步伐。中日两国近代海军创建的起点如出一辙,创建过程中两国采取的许多措施是相同的:如在人才培养向题上,两国差不多同时创办海军学校,都曾聘请外国教官任教,都曾先后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  相似文献   
8.
何立波 《军事史林》2014,(12):36-39
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最终以中国惨败而结束.总结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许多人都认为首先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其次是日本蓄谋已久,突然袭击;再是中国军队经费不足,装备落后,指挥不当.事实上,北洋水师完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纪松弛.而北洋水师军纪松弛,就是从洋顾问琅威理离职以后出现的.说起北洋水师的军纪,公认以琅威理愤而辞职为分水岭.正是这位洋教头,在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是一古航海国家,又是一个海洋大国,世界海洋上有中华民族的广泛权益,由于近代中国的衰落,海军龟缩在沿海和内地,军舰远离了大洋。李白在1200多年前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然中国海军走向海洋的步伐有点晚,但随着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潘必将会扬帆大洋,再创辉煌。1984年,中国潘J121船参加了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第一次悬挂五星红旗和全一军旗跨越大洋、访问外国港口。在智利的彭塔阿雷纳断港码头,中国海军军人  相似文献   
10.
近代海军留学教育始于19世纪70年代,留学派遣活动贯穿整个晚清和民国初年,作为早期较为系统地学习西学技艺的新型人才,这些留学生在海军建设中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工业、教育以及政局。但受客观条件以及留学生自身缺陷的限制,晚清民国早期的海军留学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