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军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始终把100万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投入到中国战场。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资料记载,中国抗日战场历年牵制日本陆军兵力为:  相似文献   
2.
美国不需要新敌人,特别是在自身面临许多真实且迫在眉睫挑战的情况下。未来中国可能仍会在外交和贸易领域给美国带来困扰,但这并非美国的致命威胁一一中国不是又一个苏联。如果奥巴马想要证明自己在外交事务领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那么他就要停止继续把中国视为潜在敌人。华盛顿没有理由对抗中国,却有充分的理由推行对华合作政策。  相似文献   
3.
郭仁校  聂东风 《国防》2005,(10):44-44
(一)关于防敌反装备动员。人与武器是构成战争的基本要素。随着高新科技和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武器装备在决定战争胜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因此,搞好装备动员成为打赢未来战争的重要条件,反装备动员也将成为敌人作战的重要内容,从而使装备动员自始至终都面临着敌人的严峻威胁。敌可能采取地面与空中突击相结合的方式,对我装备动员保障力量及动员行动实施猛烈打击。而高技术侦察情报系统的广泛使用又使战场越来越透明,装备动员保障力量和保障行动的隐蔽伪装十分困难,安全防护任务十分繁重。鉴此,装备动员必须贯彻“防护与保障并重”的方…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这次战略转移的落脚点选择在哪里,即新的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哪里,这是关系长征的成败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事实上,红军长征最后到达陕北,三大主力会师陕甘,并不是长征一开始就确定了的,而是在长征途中,为了摆脱敌人,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党和红军依据敌我情况的变化,不断改变建立根据地的原定设想和计划,最后一步一步确立的。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首先作出了放弃中央苏区、红军主力突围、向湘西转移的决策。其计划是,从南线突破粤军的封锁线,沿赣、粤、湘、桂边境到湘西…  相似文献   
5.
军号,是军队使用的形似喇叭的一种音响通信工具,通常以规定的号谱或按号谱吹奏的号音表示信息内容,用于传递筒短命令、报告,报时,识别敌我和发放警报等等。它由古代的角演变而来,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金属制的管状乐器。我国在清代已能生产。1858年,英国设计了盘绕两圈细管体的军号,并把它确定为正式军号。现代军号由号嘴、号身、号碗、连接箍等部分组成,分为单圈管号和双圈管号两种,用铜合金制造,外形与乐队用的小号相似,但没有活塞。在古代和近代战争实践中,军号因其便于携带、使用灵活、示知面广而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它不但被用来指挥和报警,还有振奋己方士气,震撼和迷惑敌人的作用。下文所述,就是历史长河中比较精彩的几朵浪花。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建设一直是人民军队建设尤其是政治工作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军队思想道德建设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从经验做法到规章制度,经历了一个逐渐丰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种坚持不懈、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人民军队从一支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军队顺利转变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在紧张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始终保持官兵思想道德的纯洁性,艰苦奋战不断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起到了重要作用.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出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其发展实践对于今天人民军队的思想道德建设仍有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高强 《国防》2002,(1):52-52
孙子曰:“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无有所不可攻也。” 意思是: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来,而要依靠自己的严阵以待,充分准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会进攻,而要依靠自己牢不可破的防守。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初期,面对核、导弹安全威胁,中国领导人从研究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敌对我采取的手段问题为基点,作出了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重要决策。随着战争威胁的加剧,中共中央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由军事上发展到国家经济建设甚至群众性防护各个方面,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全面战备的重大标志性行动。对防敌突然袭击这一问题发展变化的梳理,有其一定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兴国 《国防科技》2000,21(2):92-93
就坡骑驴,是指顺佯敌意、巧用谋略假装敌人的意图,把敌人的行动引向极端,使它犯错误。因势而利导,欲擒故纵,然后积极而胜之。国外军事名将拿破仑就曾利用顺佯敌意、投其所好的谋略大败俄奥联军,其运用手段在今天仍十分精彩。 1805年11月,俄奥联军在长距离撤退后,驻留在奥洛穆茨地区。这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来到军中,与随军撤退的奥皇弗兰茨二世会晤。联军在得到俄国的援军后,从数量上看,较尾随追击的法军占有优势。在俄国沙皇的努力争取下,普鲁士国王派出了使臣,向拿破仑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法军于一个月内撤出奥地利…  相似文献   
10.
擒贼擒王,语出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