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页页慢慢地翻着,一篇篇细细地读着,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一股股奔腾的力量汇聚心头。合上书本,思想感情的潮水不觉中流淌开来。几乎每篇作品都贯穿着这样一种精髓:在党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人民军队紧紧地依靠广大群众,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坚持到战斗  相似文献   
2.
近日读史,发现在20世纪上半叶的国共斗争中,我们不但在战场上以弱胜强,取得了最后胜利,而且,在看不到硝烟的隐蔽战线上,许多共产党员打入敌营,长期生活其中而不变革命者本色,建立了不为大众所知的卓越功勋。恰恰相反,当年的国民党除了利用少量叛徒,一般很少能打入共产党内,除了我革命队伍组织严密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共产党的艰苦生活为习惯了锦衣玉食、声色犬马的国民党特务根本无法忍受,有些混在爱国青年中“投奔”到延安的特务后来又自行逃离。为个人生存,当然不愿吃苦;为人民谋利,虽苦犹甜。掩卷深思,不能不为我党我军“艰苦奋斗”这一传…  相似文献   
3.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08,(24):54-55
1780年,美国独立战争进入了最微妙的时期。尽管革命者在北方战场略占上风,但康华利统率的英军在南部殖民地各州也取得了一连串胜利。同年8月,英军在卡姆登之战中重创盖茨少将,革命者损失殆尽。纳撒内尔·格林(1742~1786)临危受命,重组南方革命军。是时,格林处于绝对劣势:他的人马七拼八凑不过2400人,缺乏补给、训练不足、士气低落;而对他穷追不合的却是4000名英国正规军。面对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格林决定大胆分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