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30年7月,陈济棠为了巩固广东省内的地盘。令麾下第62师师长率所部前往粤东的潮汕地区,"围剿"海陆丰苏区。为了侵华的需要,当时日本驻汕头领事馆积极收集这方面的情报并及时向国内报告。由这些报告可以看出,当时中国政府以及中国军队保密意识不强,一些军事机密在日本面前毫无秘密可言。而与此同时,海陆丰苏维埃政府的保密意识更强,保密能力更高。正因为此,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对后来中日战争的预判和准备有云泥之别。  相似文献   
2.
鲁南 《环球军事》2011,(13):19-21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为更好地为侵华战争服务,决定在中国建立外交口的专门特务情报机构,由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后升任总领事)岩井英一统领,称“岩井公馆”。岩井英一不可能对“岩井公馆”事必躬亲,便把主持“岩井公馆”的任务交给了“值得信赖的好朋友”袁殊。日本人绝没有想到,袁殊竟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相似文献   
3.
朱竞成 《环球军事》2008,(15):58-59
这是一起极其普通但又策划精密的间谍案。日本间谍中村一郎凭借娴熟的缝纫技艺和精明的商人头脑自由出入英国领事馆,不费周折地窃取了英国的密码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