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
理想图式是解决主客体矛盾的理论形式。作为观念形态的人化自然,它深刻地体现着人类解决主客体矛盾的主观能动性质。理想图式又是理性认识的最终成果,它作为理性认识高级阶段的产物,揭示着人类理性认识的实质。理想图式的形成是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辩证法的五对范畴,可作为创造性认识的逻辑构架,以刻画理想图式形成的逻辑历程。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正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下,特别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指导下,航天科技企业贯彻落实了科技向善的理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目前,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如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天宫空间站等等。这些成就得益于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践行的责任化自主创新,其体现了哲学基础与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也进一步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面对亟待解决的经济发展的诸多困难,就需要在思想上,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大方面出发,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社会贫富分化的主要根源;共同富裕的实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使其共同富裕思想表现出人民性、制度性和渐进性特点。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深入理解当代中国的共同富裕本质内涵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矛盾提供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谢茜教授     
谢茜,女,汉族,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陕西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9月,在中央党校参加了由中组部、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联合举办的第4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修班。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已经成为国家利益实现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马克思曾指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眼看自己的海和河岸被夺走。谁想要跻身于世界大国之林,谁就必须控制海洋通道。中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洋已经成为国家利益实现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8.
军事哲学是反映整个军事活动的哲学思想,是关于战争观、军事观和根本的军事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指挥谋略运用是指挥者在作战指挥活动中,运用计谋方略以克敌制胜的方法和过程。本文通过分析指挥谋略运用中的客观性、辩证法和方法论,指出科学的军事哲学理论是指挥谋略运用的强有力指导工具。  相似文献   
9.
读书是享受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读书、买书、藏书,写读书心得。但那时多是为工作需要去读,读了用以指导工作。记得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学习的三年时间里,图书馆是我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的唯一去处。退休前的三十几年时间里,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  相似文献   
10.
考察中国共产党 80年的发展历程 ,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提出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成为一条非常鲜明的颇具中国特色与时代气息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路线和精神主线。本文力图对这一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以及相互关系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