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遭遇暴风雪     
肖飞 《政工学刊》2002,(8):61-62
20 0 2年 3月 18日 ,武警 86 6 2部队圆满完成“百车千人万里行”赴南疆喀什历时 6个月的“封边稳内”驻训任务后返营归建。当翻越号称“死亡地带”的天山艾肯冰雪达坂时 ,突遭特大暴风雪袭击。在高山严重缺氧、11级狂风、气温零下 40℃、行车能见度几乎为零、无线电通讯信息中断、指挥极度困难的情况下 ,官兵们发扬我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临危不惧、团结协作 ,与死神抗争 2 6小时 ,最终安全翻越天山艾肯冰雪达坂。经受住了复杂形势、艰苦环境和恶劣气候的严峻考验 ,创下人员无伤亡、枪弹无…  相似文献   
2.
在喜马拉雅山腹、雅鲁藏布江畔,有一块被雪山和原始森林怀抱的"天边牧场";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深处,有一群不爱红装爱武装的"80后"、"90后"女孩。作为南伊沟的第一代女戍边人,她们在这里默默守护,静静绽放。她们是西藏边防总队林芝支队南伊边防派出所的官兵。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今年3月10日刚刚组建,是西藏唯一一个全部由"警花"组成的派出所。  相似文献   
3.
我为我的一生能有昆仑山的生活经历感到自豪,我为我能为边疆的建设事业作点贡献感到骄傲。能成为一名白衣战士,能为各族职工群众服务是我的荣幸。我活得充实,我没有白来新疆。为了边疆的建设事业,我愿奉献我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抗关援朝60周年”之际,央视一套在黄金强档推出献礼的电视剧《毛岸英》。这部由毛岸英的遗孀刘思齐口述回忆改编而成,以还原历史真实为看点的人物传记,从毛岸英出生三湘讲起,通过辗转粤鄂、流落上海、留学苏联、参加卫国战争、陕北种地、下乡土改、相识思齐、进京扫雷、工厂锻炼、回乡省亲、赴朝抗美、光荣牺牲等带有典型意义的典型事件描写,全景式多方位宽视野地展示了毛岸英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5.
孟涛  孙连军 《国防》2006,(4):68-68
最近,看到一篇题为《美军与牲口一同受训》的文章,读后感触颇深。大意是美军第10山地师组织31名即将开赴阿富汗担负山地作战任务的士兵,在怀俄明州一座谷场附近与一群牲口一同受训,主要是学习动物心理学,练习在骡马身上捆扎物资,熟悉和掌握利用牲畜向车辆和直升机无法抵达的高山地区运送物资的方法,并通过他们将这种技能传授给其他作战人员,以增大在阿富汗山地作战时的生存率。众所周知,美军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相似文献   
6.
姜蒙 《兵团建设》2013,(11):42-43
五月的春风带着花草的清香,在七师一三七团阿吾斯奇牧场,春意刚刚从漫长的冬季里苏醒过来,云很低、草很绿,山上的羊群缓缓地移动着,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一片的云。所有在这个季节来过阿吾斯奇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爱上这里,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里还流传着一个顺口溜:一年四季风如狼,五月大雪没帐房,天气一日春夏秋,早穿棉袄午穿绸。  相似文献   
7.
敢干就能赚     
今年45岁的于桂兰,2009年开始在十二师一O四团牧二场职工食堂当"大师傅"。丈夫姜宏建是个包工头,干一些建筑工程之类的活计,经常出入牧区,被牧工亲切地称之为"姜老板"。今年,于桂兰养了近500只土鸡,在短短5个多月就以每只120元的价格卖出460多只,纯利润3万多元。如今,她养鸡已养成了牧场的新闻人物。牧二场有黑家沟、巴布盖、买尔曼、阿苇滩、卡拉加等十片较大的草场,分布于乌鲁木齐、昌吉两地。牧场有200多户哈萨克族牧工。主要以生产羊、牛、马、骆驼为主,生产方式较单一。  相似文献   
8.
赤城县是革命老区,地处冀北山区,全县平均海拔945米,县境内峰峦叠嶂、群山环绕、沟壑纵横,耕地较少,山地面积较大,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过去是全省有名的吃救济粮贫困县。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兵团生活了40多年,难忘的人和事很多很多,但还是天山牧场乌兰牧骑那一段最刻骨铭心。从"门外汉"到文艺骨干1964年金秋时节,3年自然灾害过去了,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也能享受享受生活乐趣了。于是,趁着国庆节,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南高山地区,有土家族、苗族等28个少数民族。今年发生的特大雪灾,造成53.5万户断电,3426户房屋倒塌,270万亩农作物和546万亩林木受损。经前阶段军民共同抗灾救灾。主要电网恢复供电,绝大部分城乡居民生活转入正常。但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由于冰雪未化,道路险峻,至2月中旬仍有1.8万余户少数民族群众尚未恢复用电,群众的生产生活面临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