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邻苯二甲醛和邻苯二胺为原料,三水合硝酸铜为模板剂,用模板反应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一种新的固体配合物[CuL](NO_3)_2·6H_2O。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及摩尔电导测定、红外光谱和电子光谱分析、热重-差热分析等,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立体结构与对称性,并对其电致变色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含能粘结剂硝化纤维素与微米硼粉的不同复合方式对硼粉热氧化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测试手段分析了不同复合方式(简单机械复合、浇膜复合、团聚造粒改性)对1μm硼粉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了3种改性后硼粉的燃烧模型,研究了含能粘结剂硝化纤维素含量对其热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团聚造粒改性对其氧化性能改善最佳;简单机械复合、浇膜复合和团聚造粒改性分别使硼粉氧化温度提前了0.1、29.4、112.3℃;简单机械复合与团聚造粒改性使硼粉最终氧化率分别提高了3.4%和13.8%,而浇膜复合无较大改善作用;随着硝化纤维素含量的增加,硼粉的氧化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3.
Cu粉粒径及含量对Ni/MH电池负极放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Ni/MH电池中储氢电极的放电性能,以电解Cu粉为充填材料与活性物质混合制备电极,研究Cu粉粒径及含量对电极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u粉粒径越小,含量越高,电极的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性能、及在低温和高温下的放电能力均提高,且Cu充填电极的性能优于Ni充填电极。Cu充填电极中析氢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较大,过电势较小,说明其电催化活性好,电极反应阻力小。SEM分析发现,充放电循环后的Cu充填电极,其储氢合金颗粒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小Cu颗粒和丝状物,这是电极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当发动机上的输油管断裂时,若是紫铜管或铁管,在没有焊接设备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修复(黄铜管不能采用此法修复):先找一些焊料,如焊粉(硼砂)、直径5毫米以下的黄铜丝(长度在3厘米至5厘米)、拳头大小的焦炭一块,然后用随车携带的喷灯作焊枪对油管施焊。施焊时,将焦炭砸成碎片,把需焊接的油管放在焦炭堆上,用喷灯对  相似文献   
5.
采用磁控溅射法结合结晶化热处理工艺在碳化硅(Silicon Carbide, SiC)颗粒表面成功制备了金属钼(Molybdenum, Mo)涂层,分析了Mo涂层的成分和形貌;然后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SiCp/Cu复合材料,重点对比分析了Mo界面阻挡层厚度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控溅射法能够在SiC颗粒表面沉积得到Mo 涂层,随溅射时间的延长Mo涂层的厚度增加、粗糙度增大,且磁控溅射后SiC颗粒表面直接得到的Mo涂层为非晶态,结晶化热处理后,变为致密平整的晶态Mo涂层。磁控溅射时间即Mo涂层厚度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影响明显,随磁控溅射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呈现先增后减趋势,采用磁控溅射9h镀Mo改性并经过800℃结晶化热处理的SiC复合粉体在850℃下热压烧结制备的SiCp/Cu复合材料(VSiC=50%),其热导率达到了最高值274.056W/(m·K)。  相似文献   
6.
最近读到青年作家卢思浩的一段话,“有时候努力不仅仅是想要得到什么,也是为了得到时能够心安理得”,觉得很有道理。又在北京忙碌了小半年,回来后紧绷的神经还惯性地敏感,春节后还剩几天假期,受朋友之邀去了趟重庆,来了一次心安理得又走马观花的旅行。山城美,美如画中城从机场出来,在城市路灯的映射下,我努力地寻找重庆这座城市的特别之处,既没感受到雾霭朦胧,也没看到重山叠嶂,山城、雾都、桥都、水城,这些重庆的冠名似乎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珍珠粉内幕     
珍珠粉是一种在目前市场上非常热销的保健品,因为其具有安神、润肤、养颜等多种功效,备受女性消费者青睐。珍珠粉,顾名思义是由珍珠研磨而成的粉末,而它之所以会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也正是源于珍珠这种特殊的原料。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珍珠粉原料真的是珍珠吗?浙江省诸暨市盛产淡水珍珠,是有名的珍珠之乡。这里养殖珍珠采用的是一种三角帆蚌壳,珍珠取出后,会留下大量的贝壳。当地有人专门回收这种贝壳。据了解,这种贝壳每吨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反应性活性白土的基本性能,结果显示,该消毒粉对毒剂有良好的吸附反应性。对金属无腐蚀,对皮肤无刺激,25℃时可密闭稳定贮存5.7年。  相似文献   
9.
材料制备与成形一体化技术是装备再制造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一些难以合成及加工成形的材料,采用高速电弧喷涂粉芯丝材的方法,通过喷涂弧区的快速、动态冶金过程,同步实现新材料的合成与成形,即在再制造快速成形过程中实现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这一技术一方面可通过新材料设计,制备出赋予零件防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性能的涂层体系,另一方面它突破了热喷涂技术只能制备薄涂层传统观念,在开展制造零件用的快速成形材料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研究空间。基于高速电弧喷涂的材料制备与成形一体化技术在舰船钢结构长效防腐、电站锅炉管道防护、装备零件成形制造与再制造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非均匀形核法制备Cu包覆纳米SiO2复合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均匀形核法制备了Cu包覆纳米SiO2复合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及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复合颗粒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包覆结构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复合颗粒分散均匀,无团聚,单颗粒内包含多个分布均匀的纳米SiO2颗粒,且均被Cu包覆层隔离,纳米SiO2颗粒的分散性得到了显著改善;新制备的复合颗粒不存在氧化,在存放或者制样过程中会部分氧化为Cu2O;纳米SiO2颗粒表面Cu包覆层的形成机制主要是非均匀形核作用,包覆的结构取决于 Cu晶粒在纳米SiO2颗粒表面的沉积以及对复合颗粒的团聚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