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5CrMnSiA材料的TIG焊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超高强钢35CrMnSiA厚壁管的TIG焊接工艺技术的研究探索、分析及一系列的试验。掌握了35CrMnSiA材料的焊接要点,解决了35CrMnSiA的焊接技术难题,在合理的规范参数和必要的焊接工艺措施下获得了满意的焊接接头质量,应用到重要的焊接结构中。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焊接工艺对熔化极气体保护堆焊快速成形零件组织性能的影响,根据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以及相变潜热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熔化极气体保护堆焊成形过程的数学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的APDL语言编写程序,实现了高斯移动热源载荷下的熔化极气体保护堆焊成形温度场计算,分析对比了不同焊接工艺对焊缝区温度场热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热输入和焊接速度对焊缝区热循环影响显著,而基板厚度对其影响较小;选择厚度约为16mm的基板,采用小于120×20J的热输入和大于10mm/s的焊接速度有望成形出性能优良的零件。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陆军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快速插拔、安全锁紧、装配无焊化、完全模块化等功能的LRM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抗冲减震性和冗余的热设计。以满足日益严酷的作战环境及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回流焊温度曲线的分段描述,理解焊膏各成分在回流炉中不同阶段所发生的变化,给出获得最佳温度曲线的一些基本数据,并分析不良温度曲线可能造成的回流焊接缺陷。  相似文献   
5.
基于磁流体微扰动“失稳”的原理,建立了钢焊丝脉冲GMA焊最佳熔滴过渡形式的参数模型。通过试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正>焊接是制造业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材料连接方法,是现代武器装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国防工业几乎所有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都离不开焊接技术。作为一种永久性的连接手段,覆盖了钢铁材料,铝、铜、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最佳铝热焊接工艺参数,对拉伸试件进行了正交试验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研究预热温度、加压时间和预留焊缝3因素对接头强度的影响,进而寻求一组使焊接接头强韧性最高的焊接工艺参数组合。利用电子显微镜等对试件拉伸断口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2种开始加压时间下试件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研究了这2种方法对接头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设计的铝热焊接试验装置和优化出的随焊加压致密化工艺参数,可使焊接接头获得大变形组织,从而获得高的强度和韧性。该项研究可为提高铝热焊接质量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便携式搅拌摩擦焊设备,对3mm厚的7A52铝合金薄板进行了焊接,对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进行了观察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焊接头可分为动态再结晶区、热-机影响区和母材3个区域,而没有明显的热影响区。动态再结晶区组织发生再结晶,生成细小的等轴晶粒;热-机影响区有塑性变形流线,且范围较窄;母材区保持着原来的轧制组织。接头硬度的最薄弱环节在热-机影响区。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母材的70%左右,能够满足战场应急抢修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当发动机上的输油管断裂时,若是紫铜管或铁管,在没有焊接设备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修复(黄铜管不能采用此法修复):先找一些焊料,如焊粉(硼砂)、直径5毫米以下的黄铜丝(长度在3厘米至5厘米)、拳头大小的焦炭一块,然后用随车携带的喷灯作焊枪对油管施焊。施焊时,将焦炭砸成碎片,把需焊接的油管放在焦炭堆上,用喷灯对  相似文献   
10.
采用SEM、TEM观察焊态和焊后热处理(900 ℃×5 min或1 100 ℃×1 min,水淬)TWE312/616装甲钢HAZ/WM界面区及其附近的组织结构, 采用Nano Test 600对界面区附近的硬度分布进行测试.研究表明焊接熔合区组织为类马氏体,而富奥氏体带以奥氏体为主;HAZ/WM界面区的塑性变形主要由富奥氏体带承担,富奥氏体带的加工硬化导致该处硬度升高;高温短时(1 100 ℃×1 min,水淬)热处理可导致焊接熔合区及与其紧邻的t-HAZ的进一步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