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吐鲁番阿斯塔那三座唐墓中发现了三幅屏式壁画,其构图模拟了唐人生活中习用的六扇屏风式样,由此可以探究那个时代生活于西州(今吐鲁番)的唐人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史上,追和陶诗的现象,蔚为大观。元遗民诗人戴良推崇陶渊明的忠义气节,作有《和陶诗》一卷。其主题取向与陶诗相近,却又彰显忠义,并形成了独特的"陶渊明意象群"。同时,其将唱和与赠答功能合一,兼有书信作用。又以序存事,足可补史之阙。  相似文献   
3.
张涛  杜燚博 《国防科技》2021,42(6):135-140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王朝之一,其军事实力可谓中国历史的巅峰。唐朝国祚在安史之乱后还延续了150余年,唐朝的兵役制度和后勤制度对其内外军事斗争及政权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军事审计的保驾护航之下,唐朝的兵役及后勤制度为其初期开疆拓土与后期定土戡乱均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以唐朝历史的衍进为线索,以唐朝兵役制度和军事后勤制度的变迁为背景,剖析唐朝军事审计制度的特点与规律,详述军事审计主体、对象、方法、法规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变化,进而探究军事审计与兵役、后勤制度的关联,总结提炼出军事审计在国家兵役、后勤制度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现阶段军事审计更好服务于军事制度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荣辱观,以“仁”为基础、以“义”为标准,闪耀着真理性的理论光芒。“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支撑,体现的就是先秦儒家荣辱观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南宋抗蒙斗争时期,四川军民凭借严密的山地滨江网状防御体系成功地抵御了蒙军长达数十年的进攻。为分析、总结这一体系中山地滨江防卫型城池的营建特征,以其中一个重要城池——重庆多功城为代表,从历史沿革、选址、地形地貌、平面布局、周边道路、环境和主要建筑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史书资料和其他城池研究成果,总结出南宋四川山地滨江防卫型城池的营建特征:选址依山临水,择险而立;防御设施完善坚固;后勤保障得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近代中国教育思潮的一种,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最早出现在清末,五四后至二十年代达到鼎盛,其标志是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团体——国家教育协会和专门的学派——国家主义教育派。清季民初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从内因上看是受民族危机的刺激,在外因上则是受日本和欧美同类思潮的影响。该思潮对清季民初中国教育,特别是对二十年代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唐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立法活动,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军事法律制度,其中军事行政法律制度在整个军事法律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虽然它没有现代军事行政法律制度完善,但作为当时世界上国力强大的王朝,在军事行政法制上仍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词学研究的繁荣阶段 ,而作为普及与传播唐宋词的词作选本历来相对较少。 2 0世纪编纂的唐宋词选大致有三类 :独具时代特征的选本、偏重学术研究的选本和旨在普及的欣赏性选本。词选是词学批评的独特形式。不同时期词学观念和审美情趣均在词选中有所体现。词选的研究无论对于词学研究还是对于古典文学的普及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作者经历、社会情况、小说史发展状况三个方面论述《西湖二集》地域性色彩、讽刺色彩及“好颂帝德”等叙事品格的生成原因,深化了小说文本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孟子的"养气说"虽然最初只是传达一种哲学观念,但是后世的文论家却不断发展孟子的这一学说,逐步赋予其文学性内涵。而这一趋势在明清诗话中发展到极致。明清诗论家不仅开始用"气"对林林总总的诗歌进行分类、品评,并且也把孟子"养气"的观点带入到明清诗话中,用于探讨不同诗作风格的形成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