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出版改革发展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步伐不断深入,出版产业提出了“五大”战略,“培养优秀职业出版家”就是其中一大战略,可见职业出版家在中国新闻出版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本文从新时期市场对“价值”的新取向来分析“职业”出版家所应掌握的“七种武器”,结合现实,提出“职业”出版家才是出版社“价值”创造核心,应当成为“五大战略”亟待首先建设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使大学生们了解到审美是人类高级精神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情趣。审美可以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审美可以启迪大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可净化大学生的灵魂,同时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情趣,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生成,真正使大学生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3.
核心竞争力-企业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日渐爆炸的时代,竞争的成功不再被看作是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的结果,而是被看作企业拥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的结果。本文在阐述企业核心竞争力涵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中国企业竞争弱势的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应加紧对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把美育纳入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并确定具体的管理、田野观察点,既可以使审美育人走出学者们的课堂和书斋,解决当前我国美育建设相对势弱问题,又可以使审美育人融入社会管理和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提高实践的质量和水平。要以个案来展示影响社会管理发展的某种重要因素、这种因素的张力以及它的存在和发展逻辑,以审美育人的标准和尺度考察社会管理者的行为,群众的感受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关注群众现实生活的巨变。最理想的调查方式是选择那些与研究者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观察点,会收到最佳的效果,因为这样会避免先入为主的感觉。要特别注意运用相关的理论考察社会管理创新的机理,增强整体关照能力和深刻度。要在悬置经验本位和相关理论假设的前提下得出个案研究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围绕主题意义开展的阅读文本解读活动中,偶发式引导学生关注某些阅读策略,结合使用"三段八环"阅读策略训练模式,选择预测、跳读、寻读、猜词、结构分析、推理判断策略作为重点项目,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阅读策略训练教学干预。研究结果发现该方式总体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组别中中间组的阅读能力最为明显,三组学生在细节搜索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猜测词义能力和主旨大意概括能力发展趋势不同,但是组间距离逐渐减少。鉴于此,最后提出了提升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意识、阅读能力导向策略的培养和文本解读任务与策略使用相融合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电教教材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教教材的主要美学特征,并提出了电教教材编制人员应具备的美学素养及电教教材三维结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和谐理念具有重要的当代美学价值: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守望,诗意栖居;促进人与人的和谐——运用双赢思维,求同存异,融合统一;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禅宗思想巧妙地实现了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和西土印度的佛教思想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对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禅宗是真正中国化的佛教,它在审美主体意识、审美心理历程、审美修养途径、审美境界等方面突破与超越了我国古代的诗教审美文化,为我国当前的语文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AHP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管理者如何将多项评价指标综合起来,对学生素质进行 全面的评价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引入AHP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使学生管理 者在评价过程中思维一致,逻辑清晰,能快速准确地评价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地解决 了多指标综合素质评价这种复杂问题。并且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它领域人员综合 素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An analysis of the security vetting files of 19 employees within a South African national department who had been found guilty of financial misconduct in the last five years uncovered that the existing security vetting processes did not detect the financial misconduct of which these employees have been found guilty. This research sets out to establish whether security vetting can be extended to include the detection of financial misconduct within the department and, if so, how. Moreover, if security vetting can indeed be so extended, can it possibly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fraud risk across all South African public sector departments?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27 employees who are key to fraud risk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vetting within the researched department. During the interviews, the following five themes emerged: (1) the reasons why employees commit financial misconduct; (2) why it is not detected by the security vetting process; (3) the potential alignment of the security vetting process to facilitate the detection of financial misconduct; (4) the following through on security vetting findings; and (5) sharing these findings with the internal audit and risk management functions within state departments. These themes were probed and are reported on, establishing firstly that security vetting can indeed be extended to include the detection of financial misconduct within the researched department, and secondly that it can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fraud risk across all South African public sector departments, given the specific mandate of the State Security Agency (SSA) and the national security vetting strate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