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使大学生们了解到审美是人类高级精神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情趣。审美可以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审美可以启迪大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可净化大学生的灵魂,同时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情趣,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创造力,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生成,真正使大学生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2.
把美育纳入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并确定具体的管理、田野观察点,既可以使审美育人走出学者们的课堂和书斋,解决当前我国美育建设相对势弱问题,又可以使审美育人融入社会管理和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提高实践的质量和水平。要以个案来展示影响社会管理发展的某种重要因素、这种因素的张力以及它的存在和发展逻辑,以审美育人的标准和尺度考察社会管理者的行为,群众的感受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关注群众现实生活的巨变。最理想的调查方式是选择那些与研究者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观察点,会收到最佳的效果,因为这样会避免先入为主的感觉。要特别注意运用相关的理论考察社会管理创新的机理,增强整体关照能力和深刻度。要在悬置经验本位和相关理论假设的前提下得出个案研究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电教教材美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教教材的主要美学特征,并提出了电教教材编制人员应具备的美学素养及电教教材三维结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禅宗思想巧妙地实现了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和西土印度的佛教思想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对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禅宗是真正中国化的佛教,它在审美主体意识、审美心理历程、审美修养途径、审美境界等方面突破与超越了我国古代的诗教审美文化,为我国当前的语文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趣”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核心范畴,其美学内涵可概括为是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强烈趋向性的,必然伴随心理愉悦的,对人的自身本质力量审美观照的一类具有非实体性特征的系统性美质;“趣”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主客观统一性、生命的自由与灵慧性、虚实相生性及强烈的心理趋向性;“趣”作为古文论范畴,涵纳了一百多种以“趣”的基本语义为立足点的审美语汇,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内在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6.
和谐理念具有重要的当代美学价值: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守望,诗意栖居;促进人与人的和谐——运用双赢思维,求同存异,融合统一;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围绕辛弃疾词作的愁情 ,分析、探讨了这一主题产生的原因、内涵及其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美学教育规律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发掘美、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以便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9.
曹植尤其以著名的《洛神赋》奠定了“六朝美文”开山鼻祖的霸主地位且以“才高八斗”的诗文斐然傲立于建安文坛。可以说,曹植在文学主张上强调“文质相扶”,崇尚诗文佳作不仅应达求“辞各美丽”的生命情韵而且更须标识出浓烈纯真的思想情感,从而彰显着“雅好”、“悲凉”、“慷慨”的审美体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普通建筑太阳能一体化设计技术措施的研究,自技术与建筑美学的角度,从太阳能与营房构件、太阳能与营房设备两方面分析太阳能一体化设计与部队营房的结合方式,探讨太阳能一体化与部队营房系统集成的模式和形态,提出营房太阳能一体化设计的构想。该构想的实现可弥补边远营区传统能源不足的缺口,改善营区环境,提高官兵的生活质量和训练水平,并有助于节能减排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