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接受信息最重要的方式。由于大众传媒的介入,传统的经典文学改变了原来的传播方式,变成了大众文化的一种。大众传媒一方面促进了经典文学的传播,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经典文学原有的主题意义、审美功能和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莫言小说中,历史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不给人类提供挣脱的机会,生命与生存成为不能承受之重;这就是莫言所要表达的历史的悲剧性本质。《丰乳肥臀》集中表现了人的生命和生存愿望与残酷的历史环境之间的悲剧性冲突,《生死疲劳》侧重表现人的本质追求与荒诞的历史进程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军营文化与部队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其中,军事建筑的审美标准和文化特质有了新的内涵。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当前军事建筑的审美倾向,并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军事建筑的创作与批评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当前部队营区营房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中国古代诗学的意境论出发,分析意境论的内涵以及宋词的美学特征,并以李清照的《醉花阴》和豪放派的代表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例,对宋词的意境孵现、翻译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求译者能最大限度得展现中国古涛词的优美意境。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的接受与读者的阅读息息相关,十分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同样也为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正是从接受理论的文本意义的未定性,读者中心地位以及审美距离人手,并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四种译文为例分析了文学翻译呈现出多元化以及多样性的原因。正是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模糊性,才使得不同的译者产生出不同的译文。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军人有着崇尚革命英雄主义的审美理想和以朴素、庄严、威武为本的审美观念。客观存在的美的事物与能够成为军人审美对象的事物之间总有不小的距离,要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并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形成一个具有严密逻辑顺序的军人审美能动性发挥系统尤为重要,从美感系统的构建、审美意识的培养等方面对军人审美能动性的发挥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门罗十分重视美学方法论的研究 ,他从研究艺术作品的角度切入美学 ,尤其对艺术作品的形式给予特殊的关注 ,总结出一套关于艺术形式分析的方法 ,并将其提升为美学的形式分析方法论。其方法论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对研究艺术的形式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挖掘高等数学人文价值,培养大学生探究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的人文要素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体现数学人文价值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可采取以下几种尝试:介绍古今人们对有关数学方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数学;借助数学史料,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开展专题研究,师生共同研讨数学知识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数学美”,再现数学的人文价值,为此教师需做好两种形态知识的转化工作,树立新型的数学教育信念。  相似文献   
9.
电视教材是电影艺术和电视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 ,电影艺术与教育教学理论的结合是其核心理念。运用研究电影艺术基本规律的电影美学来指导电视教材制作是电视教材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谈数学美     
美的本质、审美及美的创造是美学的要素,美学在众多学科交叉互融中极具活力,于是数学美就应运而生,其与美学相辅相成。本文对数学美的本质、特征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