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江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主要研究在美术教育中与创造力发展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极具哲学思辨的审美范畴,是艺术的至境。它的生成与禅宗有着密切的关联。对意境的理解与阐释,必须将它与禅宗联在一起。意境与禅宗异质同构,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大师,他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几乎每一部小说中至少都有一个突出而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通过对张恨水小说中女性形象类型,塑造女性形象的艺术手法,女性形象身上寄托了张恨水的人生思想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反观张恨水的人生价值立场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五年在<樱海集>发表的短篇小说<月牙儿>是老舍先生在小说创作中一次可贵的探索与创新.老舍先生以散文诗的结构、散文诗的语言创作了这篇具有沉郁隽永悲剧意境的小说精品,揭露和控诉了黑暗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先生对下层被侮辱、被摧残女性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相似文献   
5.
诗人芒克是"文革"中所谓"白洋淀诗群"的主要作者之一[1],并与北岛等人成为<今天>杂志的主要创办者,继续诗歌创作[2].评论界对芒克诗歌的关注集中于八十年代末以后,而系统深入的专论则较为少见[3].芒克诗歌所呈现出的自然而本质的抒情特色,常常给读者以强大的冲击和震撼,分析其诗作的艺术特质,便于深入了解其诗艺探索的独特性,也益于进一步把握从文革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的新诗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6.
气化论哲学认为,天地万物都处于一气运化之中,是气之阴阳交感化生的结果。艺术创作过程,是宇宙之气在主体内部积淀,与主体之气相应同,化生为作品之气的过程。具体说来,包括这样几个阶段:艺术创作的契机:气感;创作前审关心境:虚静与养气;神与物游,以天合天;生气贯注,气韵天成。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部跨类型小说,精彩的世情描写和高超的写实艺术使《绿野仙踪》在清中期的小说中独树一帜。它在人物塑造和结构技法上深受世情小说创作手法的影响,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塑造出众多的"正邪两赋"之人;而"草蛇灰线"法的运用,则让原本庞杂的内容有了潜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共同条令语言表现形式,既有立法语言的一般风格特点,又有自身特有的风格特点。艺术性就是共同条令不同于一般立法语言而特有的风格之一。它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浓厚词语的选用,口号化语言的运用,描述性语言的运用,多种语言表现形式的并用,积极修辞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才华绝代的奇女子,她不仅开创了“易安体”,更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备受古今论者的赞誉。九百年来,其词以真挚的情感,浅淡的语言,清超的意境,感动了无数读者。通过研究易安词的艺术特点,旨在找出其词的魅力所在,一方面加深对其人其作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评价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西周史诗记载了我们祖先周人发祥和创业的历史。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诗中塑造了后稷、公刘、古公、文王、武王等鲜明生动的形象 ,同时诗大量使用赋体铺叙手法 ,层次清晰 ,祥略得当 ,且词汇丰富而准确 ,是文学史中早期的写实之作。这组古诗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