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文献中提出的层状势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作出了相互作用强度U与ω间关系的曲线,U与电子密度N_c~0间关系的曲线和U与铜氧层数l间的关系曲线。进而对层状势的微观机制——Cu-O层的有效哈密顿量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铜氧层的有效哈密顿量,讨论了空穴(附属费密子) 凝聚成库柏对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船舶的操纵与控制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四阶线性系统在环境干扰、参数摄动与建模误差同时存在时的状态空间控制问题。传统的变结构控制应用于船舶操纵系统易导致频繁来回操舵。本文研究一种连续的变结构控制方案,进一步讨论了其稳定性及优点,并将其引入限制水域的船舶操纵中。仿真表明,它可以完全抑制频繁来回操舵或抖振,并可得到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气-海洋环境影响雷达探测效能的多要素结构和非量化特性,通过定义评估目标效能指标和层次集成原则,运用层次分析理论,得到影响评估基本流程。通过重点分析海杂波和大气波导对舰载雷达探测效能的影响机理,确定了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气象水文要素在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后,根据影响机理的分析,构建了气象水文要素对舰载雷达探测效能影响的量化评估模型。通过模型仿真实验,得到影响评估的量化结果,该结果基本反映出大气-海洋环境对舰载雷达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4.
为对遮弹层防护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遮弹层防护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对象模糊综合评价和加权多层次灰色关联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遮弹层防护性能的二级模糊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并对五种遮弹层的防护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直接成本、施工条件、伪装性能等因素,刚玉块石混凝土遮弹层防护性能最佳.该模型为遮弹层防护能力综合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临近空间大气环境建模及其对飞行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近空间飞行器在大气层飞行的过程中,其飞行状态和工作性能会受到大气环境的影响。首先对临近空间大气的宏观变化和扰动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建立了基于国军标的中国地区平稳风模型和基于概率的最恶劣阵风模型,并研究了风场变化特性和阵风幅值变化规律,最后仿真分析了大气风场对飞行器弹道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大气风场对飞行器的落点散布有显著影响,并且其影响结果与当地平稳风的长周期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电子对抗作战仿真系统中真实地复现现实作战过程,设计了基于分层半自治Agent的系统框架。从设计电子对抗作战仿真实体Agent的现实意义出发,提出了基于BDI框架的仿真实体Agent设计方法,着重探讨了半自治Agent技术应用于作战仿真领域的巨大优势,明确了个体Agent的设计方法。根据电子对抗作战仿真系统的实体分类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半自治Agent的系统结构,并分析了不同层次的Agent的功能,为半自治Agent技术应用于电子对抗作战仿真领域提供了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战场态势是控制作战节奏、把握战斗进程的重要手段。借鉴组件化建模的思想,采用组件组合描述态势要素的方式,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战场态势表达模型。该模型构建了以态势图层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以“态”表达组件和“势”表达组件进行组合描述态势要素的建模机制和以图层服务为手段的功能扩展机制,可以显著增强战场态势显示的灵活性和提高系统功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
安全性是卫星通信网络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必要保证。将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引入多波束卫星通信网络,可望有效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抗截获和抗侦测能力。分析了卫星通信的物理层安全应用需求,设计了一套波束成形和功率控制相结合的多波束卫星下行链路物理层安全传输策略,建立了信道模型和信号模型,构建了一套多波束卫星网络下行链路的物理层安全性能评价指标,并对指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超声速湍流混合层中小激波结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流马赫数为1.24的超声速湍流混合层风洞中,以NPLS实验技术为基础观察到了小激波结构。分析了小激波结构产生时的混合层流场参数,给出了从实验图像中确定对流马赫数的方法,避免了理论分析不必要的假设。探讨了小激波结构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人员安全疏散将主要依赖高层建筑内部的避难设施。因此,在楼内一定区域应设计避难设施,并对避难区域进行正压送风,防止烟气进入,保证人员安全。讨论了高层建筑避难设施设计并着重分析了避难层防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