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提出了柴油油滴蒸发和燃烧过程理论计算方法.对油滴蒸发考虑了不定常蒸发和定常蒸发2个阶段,提出了一个求解蒸发时,油滴直径瞬时变化的代数方程式.对一台直喷式柴油机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得到的瞬时燃烧放热率和气缸压力,与试验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单颗粒动力学,用Lagrangian方法建立了液滴在气道内运动的数学模型,用Runge-Kutta法对液滴运动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了液滴速度、相对雷诺数和阻力系数沿气道轴向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重力场、液滴粒径、液滴初始速度、液滴出射角度对液滴运动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在气道内的运动分为变速段和恒速段,液滴粒径、初始速度及出射角度等因素对雾滴的运动轨迹也有很大影响,雾滴运动分析时一般不应忽略重力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磁流体微扰动“失稳”的原理,建立了钢焊丝脉冲GMA焊最佳熔滴过渡形式的参数模型。通过试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RLPG 雾化模型中的液滴直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激光衍射瞬变喷雾场测量系统,进行了再生式液体炮(RLPG)环形喷嘴雾化特性的实验研究,得到了环形喷嘴瞬变喷雾场平均液滴直径的经验关系式,并与RLPG雾化模型中几个常用的液滴直径关系式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运动液滴蒸发时传热传质过程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突然置入气体环境中的运动液滴的非稳态蒸发过程进行了传热传质过程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初始瞬间液滴非稳态蒸发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结果表明,在一定情况下,运动液滴突然置于气体环境中的初始瞬间,由于气液界面上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较大的浓度差,使得液滴在初始瞬间的蒸发速率很大,将会使气液界面的温度有所下降,这一温度的下降范围与液滴的初始温度、环境的初始温度以及液滴的运动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含灭火添加剂细水雾灭火机理,从添加剂对细水雾粒径分布的影响着手,利用全自动表面张力仪、实时喷雾激光粒度仪对含不同添加剂的细水雾粒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铵和尿素使水的表面张力略有增加,氟表面活性剂(Fc-134)和碳氢表面活性剂(APG)以及由4种添加剂组成的复合添加剂使水的表面张力大幅降低;磷酸二氢铵使粒径为2.09~26.23μm的雾滴数略有减少,粒径为31.06~462.33μm的雾滴数略有增加;氟表面活性剂(Fc-134)使粒径为8.05~22.16μm的雾滴数增加,粒径为22.17~278.64μm的雾滴数减少,粒径为278.65~1075.09μm的雾滴完全消失;碳氢表面活性剂(APG)使粒径为2.09~31.06μm的雾滴数减少,粒径为36.77~141.86μm的雾滴数增加;而复合添加剂使粒径为2.09~31.06μm的雾滴数减少,粒径为36.77~198.82μm的雾滴数增加。  相似文献   
7.
冲击波的聚焦可以在聚焦区域形成局部较高的压力.基于能产生较强冲击波的水中脉冲放电声源和具有会聚作用的旋转椭球面反射罩建立了水下冲击波聚焦系统,开展了水下冲击波聚焦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水下冲击波的聚焦过程.对压力历史、轴线上的压力分布及峰值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旋转椭球面反射罩的聚焦特性.实验发现聚焦区域会产生负压,并导致局部空化.基于冲击动力学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水下冲击波聚焦系统具有显著的聚焦效果.  相似文献   
8.
压力喷嘴常温下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满足工程中对喷嘴雾化特性测量的高精度、低成本要求,建立了喷嘴雾化特性实验系统,以自来水为雾化工质,对蒸发冷却压力喷嘴在常温、常压下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容积法测量了喷嘴的流量,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喷嘴流量、雾化压力和喷孔直径之间的关联式与流量系数;用机器视觉方法测量了喷嘴的雾化锥角与雾滴尺寸,得到了雾化锥角与雾滴尺寸随雾化压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雾化压力的增大,喷嘴雾化锥角不断增加,雾滴尺寸不断减小;随轴向距离的增大,D0.632、D0.5、D32有不同幅度的增大,而D0.9则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
电场作用下w/o型乳状液液滴的极化模型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研究电场破乳的动力学机理,以单水滴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场作用下油中椭球形水滴的极化模型,研究w/o型(油包水)乳化油进行电场破乳脱水过程中水滴的极化特性,分析水滴极化的影响因素,推导体系中各个基本要素的关系式。分别对电场作用下水滴在向日葵油、棕榈油和校准油中的极化强度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电场中油水界面张力及油的介电常数均对水滴的极化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椭球形水滴的极化模型得出水滴单位体积极化率相对于基于圆球形水滴极化模型的结果有明显改善,低压区和高压区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22.5%和13.5%。利用椭球形水滴的极化模型分析水滴的极化特性对深入研究乳化油电场破乳动力学机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