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KD-1 RRC是为开展机器人力反馈顺应控制的研究而设计的新型机器人实时控制器。本文介绍了它的主要性能、特点,并对用它在PUMA 562机械手上完成的几个典型的力/位置混合控制实验及其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进行了说明。实验表明,以GKD-1 RRC为核心的机器人力控制系统,控制周期仅为4.88ms,力控制稳态误差平均小于100g,位置控制精度不低于机械手原有水平,证明GKD-1 RRC控制器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2.
武装直升机综合火/飞系统的组合智能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武装直升机综合火/飞系统的组合智能控制及系统的设计方法,并且针对某型直升机用数字仿真证明了这种系统的优点及其良好效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滚动轴承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科研课题,介绍了智能诊断系统研制过程中轴承故障特征频率的近似计算、智能诊断报警参数的确定、报警门限值的确定、趋势预测及实验诊断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力的叠加原理,采用拆杆拆副法,对一平面闭式多杆步行腿机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动力分析,得出了一个运动循环内原动曲柄的输入力矩及各运动副处的约束反力线图,为该机构的驱动、控制及进一步的改型设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计算依据。线图分析表明:该机构节省能量,力学性能较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计算机上采用体素贴合法构造三维几何模型的若干技术问题,包括描述三维形体的数据结构、基本几何形体的生成、部件模型的拼装等内容。研究表明,贴合法本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通用牲,对于构造其它几何模型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神经网络的专家规则推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专家在平衡—模拟倒摆小车时记录下来的数据经处理后,用监督式学习的方法训练一前置式神经网络。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派生出了一组专家尚未意识到或者表达不出来的规则,并将该规则构造的专家系统控制器与使用Quinlan的ID3算法推导出的规则构造的专家系统控制器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算法学习出来的规则较ID3算法推导出的规则更为有效,且更有应用价值。本文成功地将该规则应用于火箭的姿态控制,一类似倒摆小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同时存在恶意干扰与非法窃听的通信环境,提出一种协作干扰(cooperative jamming, CJ)掩护的保密通信架构,收发信机之间采用跳频技术躲避恶意干扰,并采用协作干扰技术阻塞非法窃听。但该架构的通信带宽较大,会在收发频率振荡器中引起显著的同相和正交(in-phase and quadrature, IQ)通道失衡。鉴于此,对收发IQ通道失衡引起的信号失真进行数学建模,给出接收机处信干噪比的数学表达式,并给出干扰抑制比的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收发IQ通道失衡引起的信号失真的功率远大于热噪声功率。随着收发IQ通道失衡加剧,所提架构的信干噪比和干扰抑制比性能均会急剧下降,当幅度和相位失衡分别达到0.95和π/50时,信干噪比和干扰抑制比均损失了47 dB。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并逐渐成为提升国防力量、军事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总结人工智能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掌握未来战争主动权、支撑军工装备研制生产模式转型和保障国防科技先进性三个方面梳理了国防科技领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必要性,并从基础技术支撑和国防特色应用两个方向提出了国防科技领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涉及的基础软硬件、标准规范、智能装备/系统、辅助作战指挥、智能研发等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以上研究可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防科技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智能装备已经走入军队、走向战场,创建智能化作战指挥模式是智能化时代作战指挥的必然发展趋势,智能化作战指挥模式需求分析可为智能作战问题研究提供有效的信息。智能化作战指挥模式的需求分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质、理论和技术基础,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构建思路、实践条件和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军事需求、功能需求和技术需求以及构建要求四个不同角度进行需求分析,以找准创建需求,为后续工作进一步展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未来战争是以“网络中心战”和“信息中心战”为支撑的全域联合作战,战争优势取决于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多种作战资源作战效能的高效聚合。简要分析了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评估基本概念,总结梳理了当前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现状,初步探讨了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智能化评估的主要着力点与作战效能自主评估机制等,为后续网络信息体系作战效能的智能化评估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