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夹芯圆柱体吸能元件在高应变率冲击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损伤模式和能量吸收机理,采用ABAQUS商用有限元软件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对比分析宏观力学响应规律和微观损伤破坏机理,可知吸能结构元件在高应变率压缩载荷下的力学响应具有典型的弹塑性特征,内部芯材主要产生压缩塑性损伤,而表层复合材料沿环向产生拉伸断裂破坏。研究表明,该吸能元件冲击压缩吸能特性优异,可满足水下结构平台的冲击防护和浮力储备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能激光系统中,单晶硅基底反射镜的能量吸收系数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衬底加工质量对镀膜后元件激光能量吸收系数影响显著。通过测试不同衬底粗糙度、划痕密度的单晶硅反射元件,分析衬底表面典型加工特征(粗糙度、划痕)对激光能量吸收系数的影响规律,认为粗糙度与吸收系数正相关,粗糙度均方根从0.668nm降低至0.345nm会使吸收系数降低28.0%。少量划痕对吸收系数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吸收系数均值变化在3.1%以内。但表面划痕会诱发激光损伤,划痕密度较大时会引起后续能量吸收持续增大,辐照400s后,吸收系数较辐照100s时增大18.3%。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Al、V加入碱性焊条药皮对其吸湿性和焊缝金属扩散氢HD的影响.结果表明:Al、V对焊条药皮吸湿性均无影响,V能一定程度降低而Al却提高HD.  相似文献   
4.
吸收光谱法测量COIL水含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吸收光谱测量水蒸汽绝对浓度的方法,标定了实验环境下水蒸汽的吸收系数,并在氧碘化学激光器(COIL)上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测量结果显示,在常规工作条件下由于BHP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水汽百分含量变化可以忽略,气体流速是引起水汽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实验室污泥和污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超声波辅助微波消解预处理测量污泥金属元素的方法与程序。首先通过超声波分散污泥絮体,然后对污泥进行加热预处理和微波消除,最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量污泥中的金属元素。结果表明,150 W超声波作用于25 mL污泥3 min为超声波分散污泥的较优条件,能保证后续操作过程取样均匀。微波消解前适宜的加热预处理条件为90℃,20 min。实验室污泥微波消解的较优酸体系为2 mL双氧水+4 mL反王水(或4 mL王水);污水厂污泥微波消解的较优酸体系为1 mL氢氟酸+2 mL双氧水+4 mL王水,同时,第3阶段消解条件为压强2.0 MPa下消解20 min。超声波辅助微波消解预处理具有用酸量少、简易快捷、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测量K,Ca,Mg,Fe的相对标准偏差≤2.75%,加标回收率为97.5%~102%。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碰撞质心能量下对氘-金(d-Au)碰撞中J/ψ核吸收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碰撞质心能量下J/ψ核吸收截面随动量分数xF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利用以上结论,计算了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能量下J/ψ在氘-金(d-Au)碰撞中与质子-质子(p-p)碰撞中的产生截面比,并与实验数据比较发现,理论结果能很好的解释实验现象。最后,为欧洲大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作了理论预言,理论结果将为即将运行的LHC实验所检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抑制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的声学装置——赫姆霍兹声腔和四分之一波长管声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在声腔设计安排中正确选择声腔的数目,且比较了不同长度声腔的阻尼特性。通过考察声吸收系数的方法来最优化系统的阻尼,得到了可供设计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防务技术》2020,16(6):1089-1097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develop cost effective thermoplastic hybrid laminate using Dyneema® HB50 and Tensylon®HSBD 30A through structural hybridization method. Laminates having 20 mm thickness were fabricated and subjected to 7.62 × 39 mm mild steel core projectile with an impact velocity of 730 ± 10 ms−1. Parameters such as energy absorption, back face deformation and rate of back face deformation were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hybridization ratio. It was observed that hybrid laminate with 50:50 ratio (w/w) of Tensylon® and Dyneema® with Tensylon® as front face showed 200% more energy absorption when compared to 100% Tensylon® laminate and showed equal energy absorption as that of expensive 100% Dyneema® laminate. Moreover, hybrid laminate with TD50:50 ratio showed 40% lower in terms of final back face deformation than Dyneema® laminate. Rate of back face deformation was also found to be slow for hybrid laminate as compared to Dyneema® laminate.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ensylon® laminate has got higher stiffness and lower damping factor than Dyneema® and hybrid laminates. The interface between Tensylon® and Dyneema® layers was found to be separating during the penetration process due to the poor interfacial bonding. Failure behaviour of laminates for different hybridization ratios were studied by sectioning the impacted laminates.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Tensylon® laminate has undergone shear cutting of fibers as major failure mode whereas the hybrid laminate showed shear cutting followed by tensile stretching, fiber pull out and delamination. These inputs are highly useful for body armour applications to design cost effective armour with enhance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
埋地高压天然气经小孔泄漏会导致土壤冻结形成冻土,应用一元气体动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知识建立了天然气小孔泄漏吸热率模型和土壤稳态温度场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当天然气输送压力小于临界压力,小孔泄漏吸热率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天然气输送压力大于等于临界压力,小孔泄漏吸热率达到最大值;冻土厚度随土壤热导率或空气对流传热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但土壤热导率对其影响较小,空气对流传热系数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N2-COIL的氧发生器水汽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氧碘化学激光(COIL)系统中,水汽是影响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测控氧发生器(SOG)出口气流中的水汽含量非常重要.文中利用吸收和发射光谱法对方管式射流氮气氧碘化学激光器(N2-COIL)的氧发生器分别进行了水汽含量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在保持氯气流量一定的前提下,该发生器正常工作状态下水汽百分含量小于9%,且随氧发生器的总压的增加而减小,随氮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加.该结果表明,气体流速是引起水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