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2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C_p准则是目前颇受重视的一种变量选择准则。本文针对大型线性回归模型,推导了从所有可能子集中用C_p准则选择最优子集的(乘除法) 运算次数,提出了C_p准则下变量选择的并行算法。给出了在YH-1和YH-2向量巨型计算机上运行该算法的模拟结果且获得了15倍左右的向量加速比s/v,体现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互瞄定位法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超视距目标指示中的互瞄定位法的基本原理和影响互瞄定位法的主要因素,推导了互瞄定位法精度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着眼于提高回归系数估值精度的自变量选取准则,同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4.
一种自组织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目标识别和故障诊断的自组织神经网络(SNN)模型和一种基于模糊关联度的判别准则。SNN学习速度快,能在不破坏原有“知识”的情况下,学习、记忆新知识,且具有对外部环境的自适应能力。新的判别准则充分考虑了网络输出矢量各分量的大小因素及其与各期望目标矢量的相关程度,使类别判决更加合理可靠。本模型被用于被动声纳目标分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多层神经网络在跟踪式卡尔曼滤波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多层神经网络引入跟踪式卡尔曼滤波器,提高了估计的精确度。以前的跟踪式卡尔曼滤波器的估计精度与目标的运动状态有关,当目标的运动不能够用线性状态空间模型描述时,其估计精度将要下降。而多层网络的引入,改善了这一不足。多层神经网络经过训练以后,能够对卡尔曼滤波器的结果进行修正。仿真结果表明,多层神经网络的应用,使估计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目标特征和噪声分布,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推出了最小错误率(Bayes错误率)的表达式,从而把特征分布、噪声大小直接与分类的最小错误率联系起来,给出了一种分析噪声背景下目标特征的有效性的方法。文中利用这种方法对目标和诱饵的红外辐射特征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研究了在目标识别领域中信息融合技术的神经网络模型,针对特征层融合的高维数、量纲不统一、信息表达方式差异等特点,利用模糊自映射神经网络来实现特征间的有效融合。经实验仿真证实,这一融合方法较单源识别正确识别率提高7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8.
考虑变质量因素研究内燃机轴系扭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往复运动件的高谐次运动对轴系惯量变化和固有频率的影响,并对一多缸机轴系进行了扭振计算.指出,在研究变惯量系统时,只考虑往复运动件的简谐运动会带来较大误差.本文还对变惯量系统的共振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简化的或全NS方程出发,采用化学非平衡和热辐射非平衡模型,数值模拟了有烧蚀产物引射条件下小钝头锥体全目标流场与光电特性,旨在为防护设计提供气动物理环境数据。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流场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壁面烧蚀产物引射和壁面催化特性对流场电子数密度均有量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情报指挥系统中目标指示雷达导引炮瞄雷达捕获目标的精度问题。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影响精度的诸误差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目标指示雷达导引炮瞄雷达捕获目标成功率的计算公式,给出了计算结果,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