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江南沙漠”今又绿
引用本文:王健根,段骁贵,李建军,王光订.“江南沙漠”今又绿[J].中国民兵,1991(7).
作者姓名:王健根  段骁贵  李建军  王光订
摘    要:兴国民兵,在战争岁月里,为革命作出过突出贡献;今日,在建设家乡、绿化荒山、保护森林、治理水土流失的战斗中,又立了新功。他们的事迹和经验,值得赞颂、借鉴和推广。植树造林关系到“兴国亡国”的警告,并不是危言耸听。重新认识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摇篮——森林,十分重要。我国人口众多,而土地和森林的人均面积却很少。森林的大量消失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出现了生物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疾病蔓延、河流干涸、农业歉收、烧柴困难、沙漠化日益严重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直接破坏了人类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近些年来。各地的植树造林工作是有成绩的,但还很不够。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进一步唤起人们保护森林的责任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邓小平同志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曾严肃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20年,坚持100年,坚持1000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两个全世界共同纪念的日子,是人们受大自然惩罚后觉醒的“纪念日”。我国那些森林保护不好、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威胁日趋严重地区的人武部门和民兵,要在大自然的惩罚中觉醒起来,发挥民兵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中成为一块盾牌,做到“那里有民兵,风沙就却步,就留下一片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