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漫话鸡毛信
引用本文:王湘江.漫话鸡毛信[J].军事历史,1990(2).
作者姓名:王湘江
摘    要:提起鸡毛信,人们很自然会从那部同名的电影,联想到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军民所采用的那种简便的传递军情的方式。其实,鸡毛与军事文书结缘远不止这个时期,其历史可称得上是十分悠久了。据《史记·汉高祖本纪》记载,早在秦末汉初时,刘邦就曾“以羽檄传天下兵”。当时的“檄”是指刻在竹简上的军事命令。“羽”指飞禽鸟类的羽毛,象征鸟的翅膀,把它插在绑竹片的绳索上,借以表示军情急迫,必须火速传递。这恐怕是我国史书上关于用禽类羽毛递军事文书的最早记载。此后,随着东汉造纸术的出现和广为流传,使书写工具和书写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轻薄而便于携带的纸张代替了笨重难收的竹、木简。然而,羽檄传令这种特殊的军事通信方式却依然被保留下来。据《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奏章中就有“今边有警则露插羽”之语。“露檄”是指快马携带的不封口的军事文书;“插羽”是指将鸟羽插装在檄文边上,表明军情急迫,使人一看就知道是驰骋于边关、要地的急件。对此,唐代诗歌中曾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