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根本态度”问题探讨
引用本文:万年春,左军占.“根本态度”问题探讨[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1996(4).
作者姓名:万年春  左军占
作者单位: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研究生队
摘    要: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本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它是由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在这个结构中,认识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向则是保证.三者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当三者相互作用趋于合理时,就会形成正确的态度;不合理时,则会形成不尽如人意的态度,甚至是错误的态度.不同的态度能使态度主体产生不同的情绪和动机,从而诱发不同的行为.在我们这支人民军队中,广大士兵具有为祖国国防建设献身的志愿,怀着到军队这所大学校学习、锻炼、成才的愿望,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进步的.我们在密切官兵关系时,关键就是要端正军官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即:对士兵要有正确的认识、深厚的情感、良好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深化爱兵之情,把爱兵内化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付诸行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