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联合国是一个维护人类和平的世界性组织。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进国际合作”。为完成这一任务,联合国专门设立了一个军事性机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通常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或联大决议,并经过当事国同意后向发生威胁和平的国际冲突地区派遣的一支特殊部队。目前,这支部队有数万名官兵在  相似文献   

2.
李杰 《环球军事》2012,(11):12-1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部影响新世纪世界格局的海洋法典。从1973年12月3日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开始,到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牙买加蒙特哥湾签字,整整持续了10年时间。此次当今世界上会期最长的“马拉松”式国际会议,是联大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之一,也是国际法编纂史上所拟公约条文最多的一次大会。从总体上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硕果累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就是其最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1994年召开的第4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1998年定为国际海洋年,其主题是,强调海洋在造就地球生命中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2月5日在联合国狠狠列数了一通伊拉克的“罪状”,并且敦促安理会作出授权对伊动武的新决议。可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2月6日却在其官邸公开对新闻界表示,新决议并非是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关键,美国应参照各国的意见,通过国际协调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人们不禁奇怪:一向惟美国马首是瞻、对布什强权政策亦步亦趋的小泉首相前不久还把“宙斯盾”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安理会3月13日通过1397号决议,表示支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国家在一个地区、在安全和被承认的边界内共存的远见”。这是安理会自巴以2000年9月爆发冲突以来首次通过有关中东问题的决议,同时也是安理会首次以决议形式明确表示支持巴勒斯坦建国。  相似文献   

6.
2008年,索马里海盗泛滥成灾,异常猖獗,联合国在1年内先后出台了4个有关授权外国军队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决议。根据联合国的决议和授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于2008年12月20日宣布,中国政府决定派海军舰艇近期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相似文献   

7.
闻舞 《环球军事》2009,(1):10-11
2008年,索马里海盗十分猖獗,先后劫持世界各国多艘船只索要赎金。就在联合国通过了联合打击海盗的决议后不久,2008年12月17日,中国"振华"4号整机运输船再次遭到了索马里海盗的袭击。  相似文献   

8.
自1997年10底以来,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危机四伏。美国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伊拉克则软磨硬抗,并发誓要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竭尽全力”自卫。于是,海湾危机愈演愈烈,从而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中的热门话题。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是海湾战争的后遗症。海湾战争后,为了惩罚伊拉克,联合国安理会于1991年4月3日通过第687号决议,继续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制裁,并要求伊拉克在国际监督下销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所有核、生、化武器和射程在150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9.
节日趣谈     
居湘 《兵团建设》2006,(5):51-51
世界电信日起源 1969年5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第二十四届行政理事会正式通过决议,决定把国际电信联盟的成立日——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并要求各会员国从1969年起,在每年5月17日开展纪念活动。1973年国际电信联盟再次通过决议,要求各会员国继续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活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为了使纪念活动更有系统性,每年的世界电信日都有一个主题。我国每年也举行各种纪念电信日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8日,一直以强硬态度抵制联合国武器核查的伊拉克突然宣布接受联合国1441号决议,准许核查人员进入伊拉克执行武器核查。伊拉克的这种态度使其暂时避免了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武力打击,但是却没有实质上消除战争威胁。自从2002年10月10日和11日美国参众两院以压倒多数票相继通过授权美国总统布什在必要时使用武力,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并迫使伊拉克履行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有关决议后,舆论普遍认为,该决议的通过,等于给布什总统一张授权对伊拉克动武的“空白支票”,使得美英朝着军事打击伊拉克迈进了实质性的一步。伊拉克的突然接受核查,明显是萨达姆最终屈服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武力威胁。导致萨达姆屈服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其武装力量在近10年的制裁中的严重衰败,尤其是伊拉克防空系统的严最衰败。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保守派的积极推动下,日本众、参议院分别于2006年11月30日和12月15日先后通过了防卫厅升格防卫省的法案,并于今年1月9日正式实行。防卫厅升格防卫省后,自卫队的最高指挥官虽仍是首相,但是防卫大臣将成为国家防卫事务的主管大臣,是名副其实的“国防部长”,并将不需经由内阁府而可直接提出预算案和防卫有关法案。防卫厅升格后,原来规定为自卫队“附属任务”的国际紧急救助活动、联合国维和活动及根据“周边事态法”的后方支援等活动也将升格为自卫队的“正常任务”,不需以个案方式经由国会审议通过。  相似文献   

12.
力行 《环球军事》2008,(13):1-1
6月2日,在联合国历史上,绝对可以是一个写入史册的日子。当天,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816号决议,授权外国军队在索马里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在决议通过后的6个月内,进入索马里领海并采用一切必要手段,制止海盗及海上武装抢劫的行为。安理会为对会海盗专门通过了一项动用军事力量进行打击的决议,这,在联合国历史上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方亮 《环球军事》2010,(12):44-45
6月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一项决议,要求“用最强烈的措辞”谴责以色列的暴行,并决定派遣一个独立的国际调查团调查以军5月31日袭击国际救援加沙船队事件。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社会的呼吁、劝说以及美国的军事威逼下,伊拉克终于在11月13日作出了艰难的抉择:接受联合国安理会于11月8日通过的有关伊拉克问题的1441号决议。11月25日,首批由17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武器核小组乘专机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并于27日正式恢复中断了4年的对伊武器核查。 伊垃克常驻联合国大使杜里当天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递交了由伊拉克外长萨布里签署的信函,表示伊拉克接受1441  相似文献   

15.
在联合国对伊核查过程中,“萨默德”Ⅱ导弹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月14日,联合国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在向安理会提交的第二份关于对伊武器核查报告中说,经联合国导弹专家鉴定,“萨默德”导弹射程超过了150公里,违反了安理会有关决议的规定。2月16日联合国在伊拉克的武器核查人员核查了伊拉克境内至少12个可疑地点,查封了一批伊拉克“萨默德”导弹并对导弹进行了标记和记录。2月18日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核查了伊拉克5处生产违禁导弹的场所,并封存了几十枚导弹。2月22日,布利克斯对伊…  相似文献   

16.
民兵文摘     
中国政府说“不”底气十足《中国新闻周刊》第21期刊登记者专稿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6月1日说,由“四国联盟”(德国、日本、印度、巴西)提出的要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危害联合国改革进程,如四国将这一决议草案付诸表决,中国将投票反对。此前数日,两个级别更高的人士也分别以语言和行动对外人说“不”。5月30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反对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5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奉命取消了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会晤。  相似文献   

17.
中国1972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后,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参与维和行动。从1981年第36届联大开始,中国才原则上赞成联合国按照宪章精神开展维和,并缴纳了第一笔维和摊款。1989年,中国派遣军事观察员参加中东“停战监督组织”,才被公认为是中国直接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开端。从那以来,中国已先后派遣了约1600人次官兵参加联合国在全球的各种维和行动。不过,这些中国军人(包括民警)虽然执行的是联合国的任务,却只服从中国的指挥。 而目前在联合国总部工作的李柏林则不同。他被联合国从解放军“借”出,等于暂时完全脱离了中国军  相似文献   

18.
今年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朝鲜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718号制裁决议。朝鲜成为冷战结束以来被联合国制裁的又一个对象。那么联合国制裁是如何发出的?目前为止共发出多少制裁令?制裁机制还有哪些改进呢?请看——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这部《公约》是在1973年12月到1982年12月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它是调整国际间海洋权益问题、涉及各国利益的一部国际法。根据《公约》规定,各濒海国可以拥有12海里领海、24海里毗连区、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国际社会保持全球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虽然在世纪之初,时代已具有了多极化和信息化特征,但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却并未“边缘化”,特别是在2001年,由于发生了“9·11”为代表的国际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使联合国维合行动在减轻战争创伤、维持世界安全稳定方面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截至2001年底,联合国在世界各冲突地区进行的维和行动累计已达54项,参与维和的人员近百万人。当年仍在进行的维和行动共有15项,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军事人员、民事警察达4.7095万人,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军事人员与民事警察的国家有87个,参与维和行动的文职人员也达到了1.2126万人。维和行动经费财年预算为27.4亿美元。从1948年维和行动开始至2001年12月底维和行动经费已达233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