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陆振尧 《国防》2006,(9):60-6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抓好少数民族地区国防教育,不仅是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强化全民国防观念的需要,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一是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把激发本民族的进取精神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结合起来。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进取精神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灵魂和内在动力,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辉煌的根本保证。由于传统和历史的原因,我国各民族之间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爱国主义教育是消弭不同民族认识差异、促进各民族团结、增强…  相似文献   

2.
80年来,人民军工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新型战机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覆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以及民口配套的完整体系,为增强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和提升国家民族在国际上的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盛的精神支撑。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必然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助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之时,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80年来,人民军工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新型战机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覆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以及民口配套的完整体系,为增强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和提升国家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 民族文化是其民族的特征和脊梁,主要表现为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生活习惯,以及民族凝聚力等。所以说,一个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其民族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 中华民族文化,是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古老文明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有口皆碑的优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取得彻底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启示我们:分裂与内乱是诱敌入侵的直接动因,遏制战争,必须积极维护团结与统一大局,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富民强是抗敌入侵的根本支撑,准备战争,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的深厚源泉,进行战争,必须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努力发挥人民战争的根本优势;人民军队是克敌制胜的中流砥柱,赢得战争,必须着眼提高打赢能力,加速推进军队的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特征,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和源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既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一个高度开放和包容的体系;同时也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历史向人们昭示:一个缺乏团结的松散的民族,是无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同样,一支缺少凝聚力向心力的军队,是不能打胜仗的,至少它不能称之为强有力的军队。 (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多年来所取得的丰功伟绩说明,这支军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战争年代,我军的凝聚力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形势下,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和平时期巩固国防、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公民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崇高的道德规范,它是民族的灵魂、感情的纽带和团结的基础,能形成一个民族国家巨大的凝聚力,成为推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起着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