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蒋介石,作为中国政府的首脑主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民族主义意识的蒋介石,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不断扩大,提出了一系列的国防思想,并在抗战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对于日本侵华时期蒋介石的国防思想,迄今为止,军史学界未有专文论述,这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国防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不足。鉴于此,本文拟以对蒋介石国防观演变过程、国防思想的主要内容作初步探讨,并作必要的历史评说,偏颇之处,祈请专家匡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止的14年间,是日本侵华时期。14年间,蒋介石的国防观经历了一个…  相似文献   

2.
苏开华撰文说,1923年8月16日至12月15日,蒋介石奉命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问苏联时,曾根据孙中山的指示请求苏联出兵北京之西北地区,以促进中国革命。当时,列宁因病未能接见代表团,  相似文献   

3.
北伐战争序幕揭开后,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授权蒋介石组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总司令部裁撤。1928年2月,蒋介石复出后,为发动旨在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二次北伐”,蒋介石第二次组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1929年春,总司令部裁  相似文献   

4.
1936年1月,国民政府驻苏武官邓文仪受蒋介石指派,与在莫斯科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就国共恢复合作、共同抗日的问题进行谈判。这其中就主要包括有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内容。这种谈判后来又艰难地进行了多次。直至1937年8月18日,蒋介石亲自发布朱德、彭德怀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正副总指挥的命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的谈判,总算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一二期抗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开幕词中,把抗战分为两个阶段,“自从广州失守武汉退出以前,是第一期;武汉退出以后是策二期”①。这种阶段划分是否科学,我们姑且不论,借用这种划分法对正面战场的抗战作一个系统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对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一个全面的、客观的认识,进而给其一个历史的、公正的评价。国民党一二期抗战中的战略指导1937年8月7日国民党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上,首次提出“全面抗战,采取消耗战略”③。8月20日,由蒋介石签署的《大本营颁国军战争指导方案训令》中的第二点提出:“由军部队之运用…  相似文献   

6.
1965年8月6日发生的“八·六”海战是国民党军队退守台湾后,对其军事战略产生重大影响的一战。“八·六”海战的发生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1965年底,台湾海军总司令部在最后一次作战会议上,向蒋介石提交了“‘八·六’海战及乌丘海战检讨”,总结了台湾海军这两次海战惨败原因和教训。蒋介石在会上指出:“‘八·六’海战是国民革命军撤退到台湾来台海战役的第一次失败,乌丘海战是第二次失败,  相似文献   

7.
此文介绍的主要是抗战时期第二战区兵站总监部的组织沿革,也兼述后方勤务部第二办事处的组织概况。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对日全面抗战开始。7月底,蒋介石召集各地军事长官在南京开会,前炮兵司令周秒(字子梁)于是月29日,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于同月81日,应召由太原驰赴南京,参与会议。会上讨论长期、全面抗战及军事后勤工作等问题。蒋介石以后方勤务关系重大,指定俞飞鹏为后方勤务部部长(该部于8月10日成立,后又以卢佐、端木杰为副部长),于各战区设兵站总监部,另以重要地方设办事处,以“办理兵站收关一切事宜”(…  相似文献   

8.
台湾研制核武器有着近 40年的历史,并通过“以民掩军”的手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种种迹象表明,其核武器发展计划并未停止。在台湾当局加快以武拒统步伐的时候,这一动向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现将台湾发展核武器的有关历史情况综述如下。 蒋介石时期   ● 60年代中期开始筹备核研机构   1964年,中国大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台湾当局 ,蒋介石坐立不安,惊恐万分,急不可耐地要求美国对大陆的核设施进行彻底的摧毁,以扼杀中国大陆迅速壮大的核能力。翌年 8月 3日,蒋介石又举行记者招待会,再次提出“美国应当采取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南昌起义简介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的北伐军3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周恩来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起义部队经过5个多小时的战斗,全歼守敌6个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第74师,是蒋介石的“御林军”,是国民党军队5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打内战的主要资本。该师曾受过美国军事顾问团的特种训练,全部美式装备,号称国民党王牌军队中的“王牌军”。1946年8月,该师作为进犯华东解放区的主力调出南京后,屡次为蒋介石所传令“嘉奖”,神气十足、骄傲无比。该师自吹:“有74师,就有国民党。”  相似文献   

11.
原来,张学良与蒋介石是结拜多年的金兰兄弟。两人的政治合作在张学良刚刚独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时就开始了。 早在1930年6月21日,张学良就被蒋介石任命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秉承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全境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全部沦入日军之手; 同年12月15日,张学良电请辞去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职,甘心情愿成为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2.
1950年4月28日,蒋介石从台北飞抵浙江定海域郊机场。这是自1949年5月,蒋介石第4次巡视舟山。随行的有“总统府”局长俞济时、刘牧群,机要秘书曹圣芬,海陆空军三位侍从武官,还有蒋介石私人顾问柯克。柯克是美国海军上将,前驻华舰队司令。二战诺曼底登陆时,柯克是美军海军舰队司令。蒋介石一行驱车察看环岛战备公路及码头。  相似文献   

13.
芦沟桥事变,全国抗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疯狂进攻,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热情,迫使蒋介石在抗战初期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抗战行动。1937年8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最高国防会议,要求各省军政当局调集地方部队,开赴抗日前线。蒋介石召见云南省主席龙云,要他尽地方人力物力,以应事机,并要求出兵20万抗日,龙云答应先编一个军出发。在云南原来地  相似文献   

14.
8月10日,台湾“退休老兵自救会”等团体在发给陈水扁及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的公开信中,强烈谴责陈水扁“一边一国”、“公投立法”等“台独”言行,指出陈水扁的言行将台湾2300万民众引向灾难,将数十万将士送上“断头台”。 陈水扁要让台军“变性” 台湾军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称作国民党军队或蒋军。它曾是蒋介石起家和进行统治的工具,也是蒋介石逃到台湾后梦想光复大陆的主要依靠。民进党上台后费尽心思,对台湾军队进行了种种改造,用“台独”思  相似文献   

15.
1926年8月上旬,国民革命军北伐各军连克湘省首府长沙等城,全国各地军阀对北伐军开始刮目相看。8月14日,蒋介石为显示总司令对非嫡系部队的关怀,在长沙东门外大校场,检阅了将在次日担任主攻任务的第7、第8军。是日,受阅的第7、第8军排成横列,显得军容雄壮。蒋乘一匹高大枣红马缓缓进入主帅位置,听取各单位报告受阅人数。随后,阅兵开始,蒋介石由十余名将领分乘战马陪同,自右向左,先检阅第7军,顺利通过。可到检阅第8军时,该军另出心裁,忽然乐声大作,号兵突然鸣号,声音刺耳。蒋的枣红坐骑受此一惊,长嘶一声,前蹄腾空,向大校场中心狂奔而去。蒋骑马乏术,瞬间跌落下来,但右脚却卡套在蹬上,整个身体拖在地下,极其危险。倾刻间众将官  相似文献   

16.
魏克 《军事历史》2004,(4):71-73
全国解放战争第二年,即1947年7月至1948年6月,人民解放军共消灭国民党正规军和非正规军152万人。这时,蒋介石也不得不哀叹:“国军处处受制,着着失败。”在这种有利的战争形势下,我参与带领冀鲁豫5000多名参军的翻身农民,从山东聊城出发,经太行山,行程1600里,到达豫西,把新兵分配到中原军区各纵队。1948年7月31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原军区在河南宝丰召开的大会,会上由陈毅司令员传达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和中共中央文件精神,指出:一二年至三四年即可打败蒋介石,全国胜利的曙光已经不远了。这给到会的干部以极大的鼓舞。8月31日,我被分配到中原野战军…  相似文献   

17.
“锁钥重地”新保安在新保安的钟鼓楼上有块匾,上书“锁钥重地”四个大字。其意思是,新保安为张家口战略要地南大门的“锁钥”,要守住张家口,必须把新保安这“锁钥”牢握在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至10月,蒋介石在美国政府的援助下,从陆上、海上和空中向东北大举进兵。  相似文献   

18.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陪送蒋介石回南京,未几即被交付军法审判。蒋介石指定李烈钧为审判长,朱培德、鹿钟麟为审判官。1936年12月31日开庭审判。《李烈钧自传原稿》记载了当时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1955年6月15日,是黄埔军校建校30年校庆日.兵败大陆的痛楚,使国民党军的士气低落、军心不振.戎马一生、视军权为命根子的蒋介石没有忘记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重整军心,一显军威.是日,台湾军方根据蒋介石谕命在台北军政学校操场上,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相似文献   

20.
一、抗日战争中的"武汉保卫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罪恶的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民奋起抗击.11月11日,上海失陷,南京危在旦夕.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在迁都重庆的过程中,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党政军要员、重要机构、各国驻华使节和各抗日救亡团体及文化界著名人士纷纷先期移驻武汉.同时,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和八路军办事处、中共中央长江局及中共代表团相继进驻武汉.此时的武汉已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中心和国民政府的战时临时首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