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汪玉明 《军事史林》2016,(12):13-20
红军长征,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红军长征,先后有六支队伍加入,其中以中央红军为主力和主体.由于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随中央红军长征,因此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选择显得极端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中革红军的命运,也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中央红军长征,方向在哪里?落脚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直罗镇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与红15军团结协作,于1935年11月在陕西省鄺县(今富县)直罗镇地区对国民党军的一次歼灭战.此役消灭东北军1个师又1个团,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的第一个大战役,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苏区的"围剿",扭转了形势,对整个战略全局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高度评价说:"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相似文献   

3.
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遵义完成了关系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伟大转折——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共产党。而今,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在遍布革命火种的长征路上,驻军子弟兵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正进行着另一场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新长征。仅2004年,全区就成建制组织11个民兵造林专业队完成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7800亩;修建、改造省、县、乡级公路250公里,完  相似文献   

4.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性,无论给予多么高的评价都不为过.这是因为遵义会议解决了中央红军长征中最迫切的军事路线的问题,实际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生死危亡的历史关头,党和红军得以挽救,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这一切的改变,早已酝酿在遵义会议前的一个半月的时间中.其间,党中央相继召开了通道、黎平和猴场会议,及时地转变了战略方向,稳妥地纠正了军事领导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各种性能先进的防弹服问世及装备到军队,人们对这些防弹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近期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大量关于防弹服挽救作战人员生命的报道,使不少人认为只有在小说和科幻电影中才有的"刀枪不入"的神话,已经能在现实中实现了。那么,这些先进的防弹服真的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吗?  相似文献   

6.
拥有2.1万人口的四川省旺苍县普济镇,自1992年建镇以来,共向部队输送合格兵员280余人,征兵工作连年受到上级表彰。是什么原因能保证如此充足的兵源?除了平时扎实的国防教育工作外,还得益于该镇双拥工作落实得好。 普济镇属于革命老区,有着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2000年-2003年连续被广元市委、广元市政府、广元军分区命名为"双拥模范乡镇"。 一是党委政府常抓不懈。从乡镇领导  相似文献   

7.
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于是红6军团离开湘赣苏区,去发展扩大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红6军团历尽千辛万苦,冲破了绝对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实施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探明了沿途敌人兵力的虚实、道路和民情等,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调动正在追击中央红军的敌人,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8.
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的重要一战劳山战役詹大南1935年10月进行的劳山战役,是著名的直罗镇战役的前奏,是红十五军团献给即将胜利结束长征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的见面礼。它是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第3次“围剿”的重要战役之一,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  相似文献   

9.
☆撤离湘赣苏区 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屡战不利,被优势之敌压迫到闽赣边境,中央苏区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已经不大了.6月份以后,毗邻的湘赣苏区也在逐步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苏区如何坚持斗争?红军如何行动?大家都在思索着.  相似文献   

10.
情系三门     
1931年10月,在兴国县官田村创建的中央红军兵工厂,是当时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的最大兵工厂,标志着党领导下的人民军事工业的诞生。75年来,人民军事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为民族解放、人民革命和国家安全统一,做出了彪炳千秋的贡献。今天,弘扬革命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新时期的人民军工将为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自强不息,永攀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