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兵团机采棉的广泛推广,种植棉花的职工都享受到了机械采收带来的好处,尤其在采摘费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职工群众更是对省时省力省钱的"机采棉"方式青睐有加。但是据笔者近两年的观察和了解,机采棉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各团场、连队都存在由于拉花车辆不够用,造成拉花车辆司机乱涨价的  相似文献   

2.
正基层故事JICENGGUSHI今年45岁的李翠兰是农八师一二一团三连的一名职工。从18岁就开始种地,她在连里算是"老把式"了。2011年,她种植的110亩机采棉虽然遭受了开春晚、播期迟以及前期风灾、后期低温等不利天气的影响,但亩产籽棉仍然达到了360公斤,纯收入11万元。到了当年年底,她算了一笔细账:按照人工采摘棉花平均2.2元的价格估算,每公斤机械采摘棉花只需花费0.5元,比人工采摘省1.5元左右,单产籽棉360公斤,机械采收比人工采摘每亩节省400多元,当年仅拾花费一项就省下了3万多元。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七师一二五团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师党委关于拓宽职工增收渠道文件精神,采取以政策搭台、技术引导、能人牵头的举措,使第三产业成为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有效途径,仅庭院经济收入一项就以20%的速度递增,全团23个农业单位实现了一连一品目标。政策搭台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一二五团是七师优质棉花种植、机采棉加工生产基地,2012年投资7000万元建设了机采棉花加工厂,今年,又投资4500万元再建设一条棉花加工生产线,增强了  相似文献   

4.
2002年,兵团曾出现秋季拾花劳力严重短缺的情况,加上2003年春季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故而着实让人为今年秋季兵团拾花劳力匮缺捏了把汗。方方面面的力量被动员,机采棉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对丰收已成定局的兵团700万亩棉田而言,2003年的收获仍需要大量的拾花劳力。当数十万内地拾花大军奔赴兵团棉田的消息传来时,丰收的棉花落袋为安,方有了着落。8月底来到兵团棉田的外来拾花工并没有看到盛放的棉花,新疆人度过了一个凉爽的夏天,而期待积温的棉花却错过了正常的花期。头一回来新疆拾花的"拾花妹"心里便有一丝不安,兵团植棉团场很快打消了她们的疑虑,各师、团的优惠政策不断传来,外来"拾花妹"安心了,她们在兵团700万亩棉田里看到了希望。人工采棉已延续数千年,机采棉正悄悄向这一传统采摘方式发出挑战。有关人士去年便预警:机采棉将碰落"拾花妹"的"饭碗",这可能是一种趋势,这也可能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十一",农六师芳草湖农场老生地社区五连植棉职工朱克明清闲了许多。自从2010年全团推广了机采棉后,许多职工都从繁重的棉花采摘工作中解放了出来。"现在,光我们连里就有3台采棉机,全社区有十几台呢!"说起近年些来连队的变化,朱克明满脸自豪。  相似文献   

6.
兵团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棉花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近年来,兵团棉花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产量稳步增长,原本有些冷落的采棉机被强势推上了舞台。目前,兵团机采棉的面积已达到350万亩,占兵团棉花种植面积的46%,拥有采棉机械已超过1000台。毋庸置疑,采棉机械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雨之后,必将扬帆起航驰骋在银海之中。  相似文献   

7.
民情日记     
做工作要"身到心到"2013年8月31日星期六晴刘光辉(七师一二八团十九连连长)"连长,我的棉花是开春补种的,能机采吗?要是不行我就要提前联系劳力了。"晚上十点多,职工胡建军打电话问我。我心里清楚,其实说到底,他还是对近几年推广的机采棉有些不放心。为了打消他的顾虑,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来到他家地里给他做工作。胡建军是2008年从八连调到十九连来的,由于缺乏种植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徐建华是农六师101团4连的一名职工。2010年,他种植的胡萝卜采用了滴灌技术,单产达到5吨,成了团里出了名的增收大户。以前,徐建华一直坚持种植棉花,因为不懂种植技术,单产始终不高。2010年,该团鼓励职工种植特色  相似文献   

9.
农三师五十三团地处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东北部,距图木舒克市50余公里。全团耕地面积12.3万亩,总人口1.6万。近年来,该团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阿夏公路(阿恰至夏河营)、阿图公路(阿拉尔市至图木舒克市)贯穿全团,90%的连队主干道实现了硬质化,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北疆进入图木舒克市的第一大门。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该团生产的棉花品质甚佳,最高单产已突破480公斤。该团甘草资源丰富,有野生甘草和人工种植甘草9.7万亩,年收甘草1万吨以上,年生产甘草浸膏500吨,产品长期销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地,是新疆喀什地区出口创汇的大户。该团的甘…  相似文献   

10.
刊中报苑     
三团:机采棉四分天下有其一 农一师三团今年购进了4台凯斯--2555型采棉机,从而使该团采棉机的数量达到6台。 "每台采棉机日采棉120亩左右,日采拾籽棉4至5万公斤,全期可采棉5000余亩,相当于500多个劳力。"三团机务科科长高利达说。  相似文献   

11.
庞凤是农二师34团11连的一名职工。2003年,她开始承包土地种植棉花,之后的6年中,她每年的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2009年,34团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实行退棉进枣,鼓励引导职工发展红枣产业。和大多数职工一样,庞凤也有重重顾虑:种植棉花自己在行,可种植红枣就是门外汉了;都  相似文献   

12.
农一师十四团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阿拉尔市建市的大好机遇,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求发展,万众一心奔小康。十四团坚持"棉花做大,大米做精,畜牧林果业做强"战略不动摇。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大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十四团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目标是以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该团一是把棉花做大,今年棉花生产要继续在"做大棉花,降低成本,提高单产,优化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种植棉花面积9.2万亩,力争单产皮棉135公斤,确保总产皮棉25万担以上。该团继续实施棉花效益攻关,继续推广十大主体栽培技术。二是把大米做精,在水稻种植上,以"辽盐"为主  相似文献   

13.
地处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的农八师一五○团被沙丘四面环抱,被人们称为沙漠半岛。2002年,该团职均收入达到1.2万元,全团无一户亏损挂账,被兵团评为红旗团场。该团党委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十分注意用政策保护、鼓励、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竞相迸发,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让职工拿上钱一五○团地处沙漠深处,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种植棉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棉花富了一五○团人,使该团成为石河子垦区的富团和经济强团。2001年7月下旬的一场冰雹,使全团10多万亩棉花遭到灭顶之灾,减产达50%。职工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但拿不上钱,还要倒欠挂账。大灾之年,该团党委把维护和保护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团党委决定:"宁愿团里负债也一定要让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兵团党委围绕改善民生、建设新型团场、构建和谐兵团,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营造出了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2008年,兵团科技应用取得了很大成效。由石河子贵航采棉机制造公司生产的首批60台平水牌采棉机下线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采棉工不足的矛盾,新疆和兵团棉花采摘有望从手工采摘  相似文献   

15.
农二师三十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积极发展水稻棉花种植业、红枣香梨林果业、奶牛马鹿养殖业,鼎力打造农、林、牧三分天下的农业新格局。该团具有发展农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为了早发挥"三足"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团积极引进精准农业和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以及优良品种,发展"两高一优一低"农业,合理调配粮经作物的种植比例,重点在提高单产上下工夫,通过科学种植,逐步建成7万亩粮棉高产田。去冬今春,该团抓住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将垦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是兵团的棉花采摘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阳春三月,冰融雪化,大地复苏。记者来到驻于叶尔羌河末端、夏可河岸的农三师五○团采访。这里已是一派绿树成行人繁忙的春耕景象。五○团现有耕地10万余亩,总人口2.1万,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4%,是以棉花种植为主的团场。上世纪末,由于诸多原因,该团生产上不去,经济效益差,职工收入低,是农三师有名的老大难单位。后经几届党委领导班子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到2004年,该团实现超常规发展,8.8万亩棉花单产籽棉突破340公斤,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2005年是让我们每个五○团人终身难忘的一年,尤其是9月29 日,更是黑色的日子。”一见面,团长宋向东就给了一个让记者摸不着头  相似文献   

18.
2000年7月7日至7月20日,本人随中国棉机工业公司组团赴美国进行了考察。在美国期间,考察了美国联邦棉花委员会、农业部棉花级别鉴定站、棉花交易市场,参观了美国农业博物馆,深入棉花条田实地了解了棉花种植收获全过程。一、所见所闻1.美国联邦棉花管理委员会情况全美棉花委员会是美国棉花行业管理的最高权威机构。该机构设在美国中南部密西西比州的孟菲斯市,是棉花种植较集中的地区。委员会已有50余年的历史,其它各州均有委员会的分支机构。委员会有7个协会,分别是:棉花种植协会、棉花加工协会、棉花储存协会、棉花级别鉴定协会、棉花机械制造协会、棉花贸易协会、棉花纺织协会。这7个协会下面又有86个组织,对棉花进行全面管理。86个组织独立于委员会,选派343人分别在7个协会内任职,每  相似文献   

19.
农三师五十一团是兵团较大的一个民族团场,有17.85万亩耕地,人口4.2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46%,集体经济成分占82.6%。该团近几年全面贯彻兵团党委“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和“1+3”文件精神,坚持“棉、畜、石榴”三足鼎立发展思路。2004年,团生产总值1.2亿元,实现利润750万元,职均收入1.2万元,劳均收入6719元,人均收入3019元。2004年团场被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今年,该团在提高棉花单产上下功夫,积极推行农业新技术应用。一是搞设施灌溉2万亩,“小白龙”软管灌5万亩,节水灌溉占播种面积的82%。二是购…  相似文献   

20.
4月8日,在二师三十三团,农田里机声轰鸣,人来车往,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果园里,8000余亩香梨进入盛花期,千万树梨花争奇斗艳;条田内,职工们正在安装滴灌设施,准备补墒出苗。这是一个追梦的春天,兵团职工们正在用行动为梦想的起航作着准备。近年,三十三团加大了棉花精量播种、节水灌溉、双膜覆盖、平衡施肥等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进大型农机具,扩大机采棉种植,并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了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