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聂荣臻在红军长征中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4年10月,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领导,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向何处去?就在中国革命处于生死攸关的严峻时刻,遵义会议召开了。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从而使红军最终选择并落脚陕北,胜利结束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伟大的战略转变,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落脚陕北,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有远见的正确选择。聂荣臻在实现这次伟大战略转变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支持和维护毛泽…  相似文献   

2.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我军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毛泽东在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实践中,不仅确立并始终坚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而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阐明了坚持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和绝对性,解决了如何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云南国防》2001,(6):43-43
毛泽东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一直是党史界关心的问题。因为毛泽东探索的中国革命独特的道路,曾引起共产国际的怀疑和不满。随着近几年共产国际档案的解密,这方面复杂的情况逐渐澄清。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姚金果近日透露,共产国际支持毛泽东当领袖。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巨大历史性贡献——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王淼生解卫东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说:“毛泽东同志作为我军的主要缔造者,为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正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重大原则的确立与坚持,从而使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完全确立,有一个历史的过程.笔者认为,毛泽东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确立,是经历了遵义会议开始确立、遵义会议后逐步确立、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党的七大在组织和思想上完全确立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一)遵义会议,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我们大家知道,毛泽东是党的一大代表,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党的三大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后先后任红4军党代表、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经济相互关系,以及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相互关系的一般原理,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保障和军事经济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为建设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从三湾改编到井冈山的斗争是毛泽东对建军原则的全新实践;从进军赣南、闽西到古田会议前是毛泽东对建军原则的执着坚持;古田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毛泽东建军原则的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周恩来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军队政治工作的思想,如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政治工作要保证确立官兵的革命观念、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发扬军队内部民主等等,科学地论述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和原则方针等重大问题,为我军政治工作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创新成果主要表现在:提出党是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思想;党是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和领导核心的思想;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和运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确立了三大作风;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对跳出历史“周期率”,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的思考;发展和壮大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领导我军后勤建设过程中,坚持把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和邓小平军事后勤理论同我军后勤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和观点,形成了一整套指导我军后勤跨世纪发展的方针和原则。江泽民关于军队后勤建设的论述回答和解决了新形势下我军后勤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军队后勤建设的论述,必须确立其在我军后勤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并自觉地用以指导我军后勤建设的各项活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楷模:一、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即在先进文化引领下,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走上革命之路;二、毛泽东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忠实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忠实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四、创立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理论成果和实践作为。  相似文献   

12.
马西敬 《国防》2012,(8):24-25
熟悉中国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领导地位的毛泽东,率领三万名中央红军,在赤水河两岸的大娄山中巧妙地与蒋介石指挥的四十万军队周旋了两个多月,最终突破了铁桶般的围剿,向着西北绝尘而去.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被定义为四渡赤水.  相似文献   

13.
马西敬 《国防》2013,(2):84-85
熟悉中国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确立了领导地位的毛泽东,率领三万名中央红军,在赤水河两岸的大娄山中巧妙地与蒋介石指挥的四十万军队周旋了两个多月,最终突破了铁桶般的围剿,向着西北绝尘而去。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被定义为“四渡赤水”  相似文献   

14.
遵义会议以前,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遵义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既尊重国际的领导,维护同国际的团结,保持同国际的联系,争取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又坚持自己独立制定的政策,同时又始终注意不与国际正面交锋,不直接批评国际关于中国问题错误的政策主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苏联一致主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动员尽可能多的力量参加抗战。但在如何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问题上,共产国际、苏联实际上要中国共产党承认并接受国民党的统一领导,以退让求联合;中国共产党则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中共始终站在苏联一边,尽其所能支持苏联。苏联给了中国以巨大的物质支援。共产国际从政治上和道义上积极声援中国抗日。但在对日作战方针上存在严重分歧。共产国际、苏联要中共领导的军队改编为蒋介石的正规军的一部分,接受统一指挥,通过运动战、阵地战牵制日军,以实现苏联的战略意图;中国共产党则坚持在战区和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在持久战中消灭日本侵略军。中国共产党能如此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正确处理与共产国际、苏联的关系,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成熟的党,同时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5.
遵义会议以前,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遵义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既尊重国际的领导,维护同国际的团结,保持同国际的联系,争取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又坚持自己独立制定的政策,同时又始终注意不与国际正面交锋,不直接批评国际关于中国问题错误的政策主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苏联一致主张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动员尽可能多的力量参加抗战。但在如何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问题上,共产国际、苏联实际上要中国共产党承认并接受国民党的统一领导,以退让求联合;中国共产党则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中共始终站在苏联一边,尽其所能支持苏联。苏联给了中国以巨大的物质支援,共产国际从政治上和道义上积极声援中国抗日。但在对日作战方针上存在严重分歧。共产国际、苏联要中共领导的军队改编为蒋介石的正规军的一部分,接受统一指挥,通过运动战、阵地战牵制日军,以实现苏联的战略意图;中国共产党则坚持在战区和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在持久战中消灭日本侵略军。中国共产党能如此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正确处理与共产国际、苏联的关系,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成熟的党,同时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6.
土地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奠基时期,也是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时期.它使中国共产党人掌握了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学会了革命战争的指挥艺术,确立了毛泽东在人民军队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形成了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和群众武装相结合的人民战争武装力量体制和一整套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基本原则;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格局;形成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积累了丰富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革命传统和战斗作风,为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武装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军制定了以人民战争为基础,以歼灭战为核心的一套完整的战略战术原则。特别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揭示了军事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军事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有:军事经济与武装斗争的关系;军事经济工作的方针原则;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等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又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学习实践毛泽东的军事经济思想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应着重掌握毛泽东分析解决中国军事经济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从思想和工作上摆正军事经济工作的位置;要重视学习和贯彻邓小平的军事经济论述。  相似文献   

19.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的最终体现。在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文化现代化思想无疑占有重要地位,他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为文化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他回答了涉及中国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并且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实践中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事实上形成了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诠释,形成了早期形态的科学发展观,其精神实质就是试图通过革命或类革命的方式来推进和实现科学发展以促进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