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件     
《环球军事》2014,(2):4-4
中国护卫舰抵塞浦路斯参与叙化武运输护航任务 2014年1月4日,中国海军“盐城”号护卫舰抵达塞浦路斯南部的利马索尔港,将与来自俄罗斯等国的护卫舰一道为运输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北欧船只提供护航。来自挪威和丹麦的舰只已经抵达叙利亚,将在护航下把根据联合国决议有待销毁的叙利亚化武运出。  相似文献   

2.
文广 《环球军事》2013,(19):1-1
在美俄就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达成框架协议后,叙利亚局势似乎峰回路转。然而,要说叙利亚政府上缴化学武器就能换来和平,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首先要核查清楚叙利亚到底有多少化学武器库存。而核查叙利亚的化武,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目前国际社会尚没有就如何对叙利亚化学武器进行核查达成一致意见。作为销毁化学武器的第一步,查清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家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即使核查能够如期进行,销毁化学武器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动荡的局势,也让联合国的核查工作危险丛生,8月26日,联合国化武调查小组赴叙利亚展开调查时,就曾遭到狙击手多次蓄意枪击。核查活动—旦全面铺开,叙反对派和极端势力难免还会采取多种干预,为核查工作制造障碍。  相似文献   

3.
顾此 《环球军事》2013,(21):28-29
当地时间2013年10月8日,叙利亚国家电视台公布的一段画面,显示了核查叙利亚化学武器专家小组在化武设施实地展开工作时的情景。一周后,俄塔社等媒体报道,自10月14日起,叙利亚正式成为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第190个成员国。自此,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大幕徐徐拉开。然而,对叙利亚来说,  相似文献   

4.
事件     
《环球军事》2013,(19):4-4
“使命行动-2013A”演习成功举行;多国海军联合军演在加勒比海举行;联合国公布叙利亚化武问题调查报告加拿大整合军事情报部门;叙利亚提交首批化武清单  相似文献   

5.
6月4号,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将收回向叙利亚政府运送S-300地对空导弹的计划。他的这一声明是在联合国调查员公布了“叙利亚内战双方都使用了化学武器”这一报告后作出的。普京还表示,暂时不向叙利亚政府提供S-300导弹系统,是因为这一做法很可能将会打破叙利亚冲突双方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2,(16):12-13
最近,叙利亚国内冲突持续发酵,大马士革激战不断,阿勒颇战火又更酣。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亦将目光聚焦到叙利亚的化学武器上。近日,叙利亚官方首次公开承认拥有化学武器,并表示如果外国势力胆敢干预本国内政,将考虑使用化学武器。那么,叙利亚会不会真的使用化学武器?化学武器是叙利亚的撒手锏还是催命符?  相似文献   

7.
蒲宁 《环球军事》2013,(18):21-23
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叙利亚危机,近期骤然升级。这一切缘于8月21日叙利亚反对派指责政府军在大马士革郊区使用化学武器,造成1300人死亡,超过6000人受伤。“化武”事件发生后,美英法等国纷纷指责是叙利亚巴沙尔政府所为,提出各种军事打击的方案,三国军舰齐聚地中海,战机部署到叙利亚周边的军事基地。不过随着对发动这场战争的依据和效果质疑声不断攀升,中俄极力反对军事干预,美国及西方国家反战舆论高涨,  相似文献   

8.
《环球军事》2013,(19):6-9
随着美俄就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达成协议,一触即发的叙利亚战事似乎降温不少,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叙多年的恩怨及充满变数的化武问题随时可能引燃战火。  相似文献   

9.
叙利亚内战自2011年打响以来,已.持续两年之久,并因今年8月21日“化武使用”问题而一度走到战争边缘。但随着俄坚决反对美动武提议,叙利亚临危示弱愿接受国际社会化武核查,外交解决再次成为可能。但也应看列,美政府仍未放弃动武选项,内部强硬派仍主张对叙实施报复性打击,其以叙化武问题敲山震虎,教戒伊朗、朝鲜等化武拥有国的可能性将长期存在。而生化武器作为巴沙尔应对以色列的主要保单,也不大可能完全放弃,因此很有可能“退二进三”采取拖延战术。  相似文献   

10.
吕德胜 《中国民兵》2013,(10):58-59
一时黑云压域,山雨欲来;一时又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近的叙利亚局势,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9月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希望叙利亚政府交出化学武器,在国际监督下逐步销毁,并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叙利亚、美国和联合国都对此表示欢迎,此前紧张的战争气息也暂时飘远了一些。其实,  相似文献   

11.
顾此 《环球军事》2013,(16):30-32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7月25日报道,为提高未来数十年内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能力,美国陆军已“悄悄”下令研究22个化学战营的训练、装备和部署问题。联想到奥巴马早在去年就曾警告,叙利亚当局如果在与反对派冲突中使用化学武器,将触及“红线禁区”,进而改变美不干预叙利亚内战的立场。此时此刻传出“磨刀霍霍”声,难道“不放心”的美国要对叙化武库“动手”?  相似文献   

12.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简称《化武公约》),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裁军委员会的长期努力下,已于1993年1月在法国巴黎签署。目前已有159个国家在此公约上签字,并有19个国家已批准。虽然《化武公约》的生效和实施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但是此公约在化学武器裁军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全面的、切实可行的公约,在减少全球化学战威胁方面向前迈  相似文献   

13.
坐视叙利亚人穿越所谓的“红线”并无裨益,这样的话,为什么不使用网络手段破坏叙利亚的防空系统,同时为反对派建立禁飞区提供帮助呢?最近,美国、英国和法国政府均证实,巴沙尔·阿萨德的部队确实使用了化学武器。这样一来,大马士革显然逾越了上述三国所设定的“红线”,但三国并未对叙利亚反对派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援助。西方国家中止向叙利亚反对派交付他们所急需的防空火炮和反坦克武器,原因是害怕有朝一日这些武器会用来对付西方自己。  相似文献   

14.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化武公约》)生效在即,根据公约的宗旨,一切化学武器都必须销毁,包括遗留化学武器在  相似文献   

15.
目前,黎以武装冲突进行了3周时间,双方仍是相持不下。就在这个时候,黎巴嫩方面释放了一枚“重磅炸弹”:一位负责救援工作的黎巴嫩医生称,以军疯狂地进攻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令人震惊的是,那些死伤者的尸体惨状前所未见,极不寻常,种种迹象表明,以军在进攻进程中可能使用了化学武器!那么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以色列是否真的拥有并使用化学武器?“使用化武”尚无确凿证据在得到“以色列可能使用了化学武器”的报告后,黎巴嫩政府立即组织力量对此事展开调查。黎巴嫩卫生部长穆罕默德·哈利夫听到以色列可能使用了化学武器的说法后,震惊的程度可想而…  相似文献   

16.
月3日,以色列再一次空袭叙利亚境内目标,但以军战机没有进入叙利亚领空。以色列官员稍后证实,以军空袭旨在阻止叙利亚向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运送导弹。以色列4日证实对叙利亚实施了空袭,同时重申“有决心防止叙利亚政府掌握的化学武器等流入恐怖分子手中”。  相似文献   

17.
近日来,美军手执化武疑案,重兵集结地中海,兵临叙利亚家门口,双方剑拔弩张,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宣称:“我们已调动相关资源就位,做好了立刻完成总统任务的准备。”面对美军的磨刀霍霍,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呼吁国民“拯救祖国”,并坚信“如果美国敢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那么失败将一如之前的越战和伊拉克战争那样等着美国”。对于军迷朋友,大家更想知道的是:一旦战争爆发,究竟是美军的“矛”利,还是叙军的“盾”坚,二者碰撞的结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18.
陈辉 《华北民兵》2013,(10):54-55
叙利亚一场迷雾重重的"化武事件",使持续两年半的叙利亚内战危机走到了岔路口。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指责叙利亚政府动用化武跨越了"战争红线",不断鼓动对叙动武。叙利亚为何得罪了美国?美国为何对叙利亚恨之入骨?美国扬言对叙利亚动武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叙利亚冲突爆发已1年有余,近一段时间,叙利亚危机持续发酵,政府与反对派博弈加剧,国际社会围绕叙利亚问题不断发力,100多个西方以及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叙利亚之友”第三次会议7月6日在法国巴黎如期召开;叙利亚近期举行了针对性较强的实弹军事演习,北约军舰持续靠近叙海域,双方“剑拔弩张”引发国际社会一阵恐慌;安南7月7日公开表示,联合国调停叙利亚停火的努力“已告失败”。叙利亚危机的未来走向引发世人关注,各方猜测纷纷。笔者围绕针对叙利亚召开的3次“叙利亚之友”会议,来寻求叙利亚未来的答案。(“叙利亚之友”是由法国倡导,美国、欧盟、阿盟等集团和国家参与的,旨在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外长会议,目前已召开3次,俄罗斯、中国、叙利亚3次都没有参加。)  相似文献   

20.
正"这个可是我们研究室的宝贝。"在研究室门口,副主任周世坤指着一块牌子,"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指定实验室"郑重地向我们介绍,"1997年,全世界只有7个,我们就是其中之一,这可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国际联试",全称为"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组织官方水平考试",由联合国禁化武组织每年进行一次,旨在对签署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国家鉴定实验室的资格评定。由于这个名字长达18个字,拗口冗长,于是防化研究院分析化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